朱友寧一口氣拿下一座營寨,又不知疲倦地對最後一座營寨發起了攻擊。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王師範近乎絕望。

就在天色剛要放亮時,王茂章忽然點齊了兵馬,說汴軍連日征戰,疲憊不堪,昨天白天趕路,夜晚又奮戰一整夜,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是我們最佳的進攻時機!於是,王茂章聯合王師範的青州兵,突然發動反擊,汴軍果然一舉崩潰。

朱友寧血灌瞳仁,青筋暴起,大喝一聲,飛馬奔入敵陣,身先士卒,想要挽回頹勢。不料,馬失前蹄,朱友寧被重重摔在地上,平盧軍的一個叫張土的小將,眼疾手快,跟身進步,手起刀落,砍下了朱友寧的人頭。

汴軍大敗,損失數萬兵馬,魏博援軍也遭全殲。

王師範把朱友寧的人頭送到了淮南,把朱溫的怒火轉移到淮南楊行密身上。

朱友寧犧牲的訊息傳來,朱溫悲憤交加,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晝夜不停馳赴青州。

朱溫的主力部隊抵達後,王師範屢戰屢敗,而王茂章同樣緊閉寨門示弱。然而等朱溫的部隊稍稍鬆懈時,王茂章立刻拆除柵欄,火速出擊,迅如閃電,打了朱溫一個措手不及,等朱溫反應過來,稍作集結時,王茂章又如閃電一般撤退。

王茂章撤退後,在營中擺設慶功宴,集合諸將喝酒慶祝,剛喝沒一會兒,就又帶兵閃擊汴軍大營。

出其不意,來去如風,這與朱溫年輕時候對付蔡州秦宗權如出一轍。朱溫在敵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牛逼的樣子,很有我年輕時候的神韻。”

朱溫詢問降兵降將,得知對方的指揮官是王茂章,不禁讚歎道:“我若能得此將,何愁不得天下!”

雖然王茂章有些計策,也屢屢取得小勝,但敵我寡眾懸殊實在太大,自知青州必然陷落,而淮南沒必要為青州殉葬,於是就在當天夜晚悄悄撤軍,班師淮南。

青州王師範與淮南楊行密之間是赤裸裸地利益同盟。淮南對青州的援助絕對不是無償援助。

援助之初,王茂章與王師範的弟弟王師誨攻陷了密州,密州刺史的位置就由淮南將領張訓來擔任。密州與兗州,是王師範僅有的勝利果實,兗州是劉鄩獨自拿下的,自然無可爭議地劃歸王師範,而兩軍聯合拿下的密州,則要作為酬謝送給淮南。

王茂章幫青州擊殺朱友寧、打退朱溫主力部隊的試探性攻擊,已經仁至義盡了。

聽到王茂章撤兵的訊息後,密州刺史張訓也集合諸將,說青州必然抵擋不住朱溫,我們小小的密州也絕不是朱溫的對手,要儲存淮南實力,做戰略轉移。部將提議把密州搬空,將糧食等重要物資全部搬回淮南,再縱兵劫掠,把密州洗劫一空,然後一把火將密州夷為平地,留給朱溫一片焦土。

然而張訓卻拒絕了這項慘無人道的提議,下令把官府倉庫全部封鎖,在城牆上遍插旗幟,以作空城計,然後命老弱病殘先走,張訓親率精銳部隊為大家殿後。

張訓,在前文同樣以人道主義英雄的面目出現過。當時,孫儒與楊行密爭奪淮南,喪盡天良的孫儒“破釜沉舟”,把揚州城付之一炬,張訓冒著生命危險衝入火場,搶救出約十萬斛糧食,然後用來賑濟揚州饑民,敵對陣營的泗州刺史請求張訓施捨糧食救濟軍隊,張訓就以主公楊行密的名義對泗州進行了捐獻。

現在,楊行密與朱溫雖然勢不兩立,但這種敵對狀態是政治家之間的遊戲,老百姓是無辜的。淮南百姓是無辜的,朱溫勢力範圍內的百姓同樣是無辜的。

朱溫的先鋒部隊追到密州,遠遠望見城頭上旌旗招展,果然心生疑慮,一連幾天不敢靠近。張訓的空城計為大軍的安全有序撤退贏得了充足的時間。

等汴軍入城後,發現倉庫、房屋等重要設施全都完好無缺,百姓也是秋毫無犯,汴軍將領王檀對張訓肅然起敬,於是下令:不得追擊。讓他們平安回家吧。

殘唐五代這段歷史,是充滿戰亂的歷史,殺俘、殺降、屠城、人相食的慘劇屢見不鮮,一次又一次拷問著人類文明的底線。然而在殘酷血腥的大背景下,亦不乏溫馨的片段,閃耀著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