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幸石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幸石門】
當三鎮擅兵入京的訊息傳到河東,李克用就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了。於是當天就派出十三個使節,徵調境內全部武裝,進京勤王。
河東李克用是關西集團的剋星。李茂貞、王行瑜等人對上一次的慘敗記憶猶新,聽說河東大軍出動之後,立刻放棄了廢立的想法,留下數千兵馬宿衛京師,隨後便向昭宗辭行。
送走三位瘟神,昭宗立刻重新培植他的文官集團,將孔緯再次啟用,恢復以往官職和爵位。
孔緯已經身患重病,要被人攙扶著才能上轎,勉強到京師。君臣相見,抱頭痛哭。孔緯說自己已經風燭殘年,年邁體虛,實在是難當大任,堅決辭職。
昭宗百般安撫,讓他務必念在江山社稷、天下黎民蒼生的份上,再辛苦辛苦。駁回了孔緯辭職的申請。
李克用調動大軍,上疏指控李茂貞、王行瑜、韓建稱兵犯闕,殺害國家大臣,罪在不赦,請天子降詔准許河東討賊。同時傳檄三鎮,將三人罪行昭告天下。
李克用名正言順,師出有名,佔據著道義、法律的制高點。關西集團無比恐懼。
河東軍抵達絳州,王瑤閉城堅守。僅僅十天後,城池被攻克,王瑤遭生擒、斬首;城中一千餘名官員將領被屠殺。
7月1日,李克用抵達河中府。王珂親自出城迎接。李克用將女兒嫁給王珂,河東、河中結成兒女親家。
7月3日,同州匡國軍王行約棄城逃走。
7月4日,王行約抵達京師。隨後立即召集宦官駱全瓘、劉景宣,告訴他們河東李克用帶來了十萬大軍,銳不可當,必須趕緊把昭宗劫持為人質,挾天子以令諸侯。
駱全瓘是樞密使,最接近皇上,於是奏言河東軍要來為禍長安,請皇上早日出幸避亂。
劉景宣則是神策軍總指揮,王行約不知道的是,劉景宣早已暗附鳳翔。劉景宣私下找到右神策軍指揮使李繼鵬(李茂貞養子),告訴他邠州方面(王行瑜、王行約、王行實兄弟)要動手了。
在利害關係的考驗下,關西集團的脆弱性再次顯現出來。李茂貞打算把昭宗劫持到鳳翔,而王行瑜兄弟則要把昭宗劫持到邠州。
王行約督促昭宗早日去邠州,以躲避戰亂。昭宗拒絕,宰相孔緯也當面斥責劉景宣,聲稱天子不宜輕易離開皇宮,否則天下動盪。
“不宜輕易”,好吧,那我給你加點兒佐料。
李繼鵬帶人在長安城中縱火,並剽掠長安東市。這下可以動身了嗎?
昭宗還是不肯動身。李繼鵬失去了耐心,指揮右神策軍強行劫持昭宗。
這時候,有意思的一幕上演了:有人帶兵救駕,救駕之人是左神策軍指揮使王行實。
左神策軍與右神策軍在宮門外火併,關西綁匪團伙為爭搶人質而內訌。
昭宗親自登上城門樓,呼籲雙方保持冷靜剋制。
李繼鵬氣急敗壞,竟然彎弓搭箭,射向昭宗。昭宗本能地一閃身,“矢拂御衣”,貼著昭宗龍體,射穿龍袍,釘入背後樓椽。
昭宗大恐,左右宦官急忙攙扶著昭宗下樓躲避。
李繼鵬下令火焚宮門,強攻大內。頃刻間,濃煙滾滾,遮天蔽日,喊殺之聲直達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