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警察】

昭宗當然不想赦免董昌,如果連公然謀逆都能以一句“抱歉,我改”敷衍過去的話,大唐天下不知會有幾人稱孤、幾人道寡。

逆賊必除!

就你錢鏐這點兒花花腸子,還想跟朕抖激靈,得了便宜還賣乖?媽的媽——姥姥!既然你替他求情,那朕就賣你個面子。看你錢鏐是要做偽君子,還是真小人。

錢鏐驚歎昭宗皇帝的老辣,只能攤牌:我要做真小人。

於是,昭宗再降詔書,削奪董昌的一切官爵,命錢鏐征討。

這封詔書寫得很精彩,文采奕奕,引經據典,先說董昌是“器才盈而自覆,鼎必折而遂傾”,罵人不帶髒字;

指出董昌的悖逆行徑是飛蛾撲火,“魚戲鼎而雖亦可哀,螂拒轍而終為不率”;

當然也少不了老生常談,只誅首惡、餘皆不問,凡生擒或擊斃董昌的,授三品以上官職,外加賞錢一萬貫,先前從賊附逆的,如果能幡然醒悟,擒殺董昌的,既往不咎,並且獲得同樣的獎勵。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詔書中的這句話,“賴浙西節度使錢鏐與諸司等皆忠誠憤激……”

敲黑板,劃重點,“賴——錢鏐——”

錢鏐,你休想得了便宜還賣乖,朕明褒暗貶,特意說明是你錢鏐堅持讓朝廷出兵的,讓全天下都看清你的偽君子面容。

昭宗,算你狠。

錢鏐二次發兵,奉詔攻打董昌。董昌向楊行密求援。

這是楊行密最不願看到的結果。如果不救董昌,錢鏐將在兩浙地區一家獨大,嚴重威脅楊行密的南部疆域,倘若錢鏐再與朱溫聯合,便會對淮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打人一拳,需防人一腿。從河北到山東,從淮南到兩浙,各方勢力均有此顧慮,也都有此機會。

於是,楊行密抽調主力悍將臺濛,沿運河南下,進攻鎮海軍北部的蘇州,以牽制錢鏐南下進攻越州的兵力。又派大將安仁義、田頵深入鎮海軍腹地,威脅杭州,進一步阻撓錢鏐南下。

董昌也派軍隊北上,與淮南援軍會師,共同包圍嘉興,切斷蘇州、杭州之間的聯絡線。

錢鏐派大將顧全武等與之周旋,在痛苦中前進,迎難而上,絕不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董昌謀逆稱帝,名不正、言不順,軍心渙散,士氣低落,投降者甚多。錢鏐奉旨討逆,一路披荊斬棘,進圍越州。

錢鏐包圍了越州,楊行密在兩浙地區與錢鏐展開拉鋸,互有勝負,的確起到了牽制作用,使錢鏐不能一口吞掉董昌;而楊行密也因被兩浙戰場牽制,無力繼續北伐。

江淮地區實力排名,楊行密是當之無愧的頭把交椅,插手兩浙事務之後,錢鏐漸感力不從心,於是聯絡了洪州鍾傳、鄂州杜洪——兩個同樣遭受楊行密威脅的小藩鎮,一起向朱溫結盟求援,組建“反淮統一戰線”,共同抵禦楊行密。

這也是朱溫迫切希望地,雙方一拍即合,朱溫立即派養子朱友恭率領一萬人的特遣師,渡淮作戰,朱友恭享有極大的自由度,沒有具體的軍事任務,一切行動皆可視具體情況自由做主。

一萬人的部隊並不能對戰局起到決定性因素,甚至無法帶來直觀的改變。一萬人渡淮作戰,其政治意義遠超軍事意義。如同河東李克用往東線戰場派五百騎兵一樣,更多的是向交戰雙方傳遞一個訊號,一種姿態。

朱友恭的特遣師,是楊行密的警鐘,是錢鏐、鍾傳、杜洪等人的定心丸。

如此一來,楊行密救援董昌的行動就變得遲疑、緩慢。

危機中的董昌再向一人結盟求援,湖州刺史李師悅。李師悅派四千餘人襲擾錢鏐。

董昌不斷派巡邏兵偵查錢鏐的動向。

“報——錢鏐兵多將廣,軍紀嚴明……”

妖言惑眾,亂我軍心,來人,拖下去——砍了!

“報——錢鏐率烏合之眾,且糧草斷絕,軍心渙散,勢將自潰。”

辛苦啦,賞爾羊羔美酒,再去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