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董昌稱帝1(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人為董昌生祠獻上一匹泥塑的馬,每日擺上牛羊等高階別貢品祭祀,還信誓旦旦地說這匹泥馬在半夜沒人的時候,會流汗、會嘶鳴,這是因為董昌塑像顯靈,大吉大利。
於是,奉獻泥馬的,以及聲稱見到泥馬流汗、聽見泥馬嘶鳴的人,都得到了董昌的重賞。
那一年正好鬧蝗災,成群的蝗蟲飛到董昌的生祠內,大不吉利。董昌命人把蝗蟲全都抓起來,丟進湖中淹死,還裝模作樣地說有自己的神位足以鎮住它們,不讓它們再作惡。
有門客作死,說了句,“我曾經到吳隱之(東晉名士)的祠堂旅遊觀光,那裡面只有一個簡單的木雕。”或許他的本意是想拍董昌的馬屁,言外之意也許是嘲笑吳隱之的寒酸,讚揚董昌的奢華排場。
拍在了馬蹄上。
董昌大怒,“吳隱之能跟我相提並論嗎?我比大禹都牛叉!”竟然當場把這位門客給肢解了。
生祠裡又立有很多將吏的木像,用長釘把腳固定在地上,意思是其權力平平穩穩,數百年不顛簸。
他的所作所為,比起高駢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呂用之”們也蜂擁而來,如應智、王溫等妖人、巫女。
這些人與董昌親暱的馬屁精們串通一氣,透過製造各種“祥瑞”、編織各種謊言來取悅董昌,藉以獲得重賞。每天進獻來的所謂龜魚符印等天降祥瑞物品,日以數百計。董昌照單全收,厚賞發現者及進獻者,毫不懷疑其真偽。
別人也最好不要懷疑,誰懷疑就弄死誰。
董昌向朝廷上疏,求封“越王”。“越王”是一字親王,比董昌原有的兩字郡王(隴西郡王)高一個等級。
朝廷予以駁回。
董昌滿腹牢騷,向身邊馬屁精們抱怨道:“朝廷辜負了我!我這些年進貢給朝廷的錢財,多到無法計算,而朝廷卻吝惜一個越王!”
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一個個給他起鬨架秧子,“大王您還當什麼越王啊?直接當皇帝得了!”
於是,百姓們成群結隊地湧到董昌帥府外,把門口圍得水洩不通,大家慷慨激昂,懇求董昌順應民意,登基稱帝。
董昌滿心歡喜,派人到門口安撫民眾情緒,“大家放心,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等時機成熟,我自然會勉從眾議的。”
董昌稱帝是否真是“民心所向”?我們心中早有答案。
有位自號山陰老人的高人(一說是韓老太太,“巫韓媼”),獻上歌謠,“欲知天子姓,千里草青青;欲知天子名,日從日上生”,董昌賞他百匹絹。凡是進獻祥瑞的,均有厚賞。
但前來進獻祥瑞的已經多到無法記錄,所以賞錢也從最初的每人數十萬錢逐漸縮減到五百錢、三百錢。
董昌命高人築高壇祭天,聲稱得到了一卷從天而降的天書,上面的文字稀奇古怪,不可辨識,幾經翻譯破譯,最終是“兔上金床”。
於是,董昌宣佈,“我屬兔,我就是兔子。而明年正好是兔年(乙卯),天書的意思很明確了,是要我兔年兔月兔日兔時,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