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黃巢尾聲(第2/2頁)
章節報錯
新興藩鎮軍閥要麼是“巢黨餘孽”(如汴州朱溫),要麼是兵變惡果(如徐州時溥、蔡州秦宗權),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而碩果僅存的舊藩鎮(如高駢)對朝廷也是貌合神離。
藩鎮割據的局面在“安史之亂”之後初步形成,而在“黃巢起義”之後急劇惡化,達到頂峰。
藩鎮勢力在討伐“黃巢起義”的過程中得到增強,而中央勢力卻被削弱。“強地方、弱中央”的趨勢愈發明顯。不僅加速了唐王朝的滅亡,更為之後的“五代十國”奠定了政治基礎。
其次,是致命的內傷。
“黃巢起義”誘發了朝廷內部激烈的權利鬥爭,繼“牛李黨爭”之後的政治鬥爭死灰復燃,愈演愈烈。
客觀來說,既得利益集團之間的明爭暗鬥是始終存在的,“黃巢起義”只是起到了催化作用。
文人士大夫集團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如王鐸VS田令孜;文人士大夫集團內部的鬥爭,如盧攜VS鄭畋;宦官集團內部的鬥爭,如田令孜VS楊復光;朝廷與地方之間的鬥爭,如唐僖宗VS高駢;地方與地方之間的鬥爭,如高駢VS周寶……
至此,武宗“會昌中興”、宣宗“大中之治”的成果在懿宗、僖宗的不懈努力下,終於被徹底消耗掉,唐朝再無中興之望,滅亡已成定局。
時勢造英雄。黃巢誘發催化了唐王朝的內鬥,也得益於唐王朝的內鬥,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自黃巢起事以來,宋威、劉巨容先後縱敵,使草軍春風吹又生;宰相之間爭權奪利,屢屢解除悍將兵權;高駢不僅養寇自重,還想利用草軍威脅朝廷;地方藩鎮首鼠兩端,趁亂兼併……
所以黃巢能夠佔據長安、僭稱帝號,更多是得益於唐末昏暗的政治場。即便沒有黃巢,也會有綠巢、紅巢應運而生。
黃巢,不是下棋人,只是一枚棋子。是歷史選擇了他,他沒有改變歷史。
但他也是有機會改變歷史的。
陳州,就是歷史給他的機會。然而黃巢真的不配“梟雄”二字,他的情懷最終還是害了他。
如果,黃巢不去死磕陳州,而是繞道回家,發揚草軍以空間換時間的光榮傳統,延續“類運動戰”、“類游擊戰”的戰略思想,還是有可能東山再起的。
因為唐王朝的老問題一個都沒有解決,還爆發了更為棘手的新問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危機。
唐王朝需要時間,黃巢也需要時間。
然而黃巢卻在陳州白白浪費了三百天,整整十個月!在此期間,唐王朝用時間癒合了傷口,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如果那時候有表情包的話,唐僖宗一定會給黃巢發一個劉華強羞辱封飆的動圖,“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