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克廣州,成就了黃巢,更成就了朱溫。

從此,小隊長朱溫開始得到重用,逐步接近核心領導層。

【北伐】

奪取廣州之後,草軍更加猖獗,剽掠轄區各縣。黃巢直接命令被俘的嶺南東道節度使李迢為自己上疏寫表。

李迢斷然拒絕,“我世代身受皇恩,食君祿當思報君恩。寧可斷腕,也絕不為草賊寫奏章!”

“那我就成全你,”黃巢冷冷道,“殺。”

李迢捨身成仁,為國捐軀。

至此,黃巢已經取得了嶺南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只要控制住幾個關隘,嚴防死守,就可以割據一方,與中央朝廷分庭抗禮了。

然而草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慣嶺南氣候,瘟疫在軍中蔓延傳播,非戰鬥減員竟高達40%(會賊中大疫,眾死什四)!

經過高層討論,黃巢毅然決然做出了北伐的決定。

北面等待他們的正是剿匪總司令、宰相王鐸。

王鐸在赴鎮之後,按部就班地進行戰備工作,造兵器鎧甲、招募訓練士卒、修葺工事、調兵遣將……中規中矩,一絲不苟。

放棄到嘴的肥肉,要硬闖王鐸防線,不得不說,這又是草軍的一次豪賭。

草軍傾巢出動,在桂州集結。就地取材,編制大木筏數十條,趁著山洪爆發,水勢湍急,全軍乘坐木筏順湘江而下,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潭州(今湖南高官沙市)城下。

誰能料到,貪婪的草軍會放棄廣州、放棄整個嶺南?誰又能料到,湘江上游會爆發山洪?誰又能料到,這群亡命徒居然敢在山洪中乘坐自制木筏?

鑿山七百里,神兵天降入福建,草軍之人工奇蹟一也;富貴險中求,神出鬼沒叩潭州,草軍之人工奇蹟二也。

潭州,已經深入進王鐸防線縱深,接近核心區域了。其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扼守著進出嶺南及內地的水陸交通要道。王鐸當然會安排重兵把守,還會委派名將坐鎮。

王鐸赴鎮之初,就意識到潭州的重要性,無論是官軍南征還是草軍北伐,潭州的得失都將會是決定戰爭走向的轉折。

於是,王鐸上疏推薦了他心目中的名將人選——泰寧節度使李系。

李系乃是將門之後,他的曾祖父是一代名將、西平郡王、號稱“萬人敵”的李晟。李系家族世代為將,英才輩出。李系本人深受家庭薰陶,自幼熟讀兵書,才思敏捷,談論起兵事來總能說得頭頭是道、滴水不漏。

王鐸認為李系可擔此重任,於是保舉李系當剿匪副總司令兼湖南道觀察使,撥給他精銳士卒五萬人,並率領湖南本地自衛隊(土團),駐守潭州。

潭州城下,又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

曾記否,我在前文把王鐸比作諸葛亮。現在我可以再告訴大家,潭州可以比作街亭,而李系則可以比作馬謖。

李系坐擁五萬精銳,還有當地自衛隊配合,更是背靠堅城,憑城據險。而他的對手,則是遠道奔波而來的烏合草賊。

潭州守軍以逸待勞,優勢明顯。

所以,在李系的運籌帷幄之下,潭州致敬了廣州,只一天就被攻破。李系隻身逃往朗州。

黃巢下令,把駐守潭州的官軍一律屠殺,屍體拋入湘江。湘江上漂滿屍體,幾乎阻塞江水。

草軍乘勝出擊,二號人物尚讓親自率領先頭部隊逆長江而上,進逼江陵,對外號稱五十萬大軍。

江陵守軍不滿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