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沙陀李克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李國昌父子就跟朝廷唱起了雙簧。
李國昌上疏朝廷,嚴厲斥責兒子的叛逆行為,請求朝廷另派大同防禦使赴任,並表示如果李克用這個小兔崽子敢抗命,自己就親率部眾討伐他,大義滅親,自己絕不會為了袒護犬子而辜負大唐國恩!
朝廷果然指定了盧簡方為新任大同防禦使,並讓李國昌轉告李克用,只要他乖乖聽話不搞事情,朝廷一定會給他安排一個令他滿意的官職。
盧簡方赴鎮,李克用閉關不納。
於是朝廷又出一招,直接將了李氏父子一軍:盧簡方與李國昌互相移鎮。讓盧簡方去振武,讓李國昌去大同。
看你李國昌走不走,看你李克用納不納。
一紙調令,揭穿了李氏父子虛偽的面紗。
李國昌裝不下去了,當面撕毀詔書,誅殺監軍宦官,正式舉起反旗。
沙陀叛軍在李氏父子的帶領下,南下攻掠,目標直指河東太原府,河東戰火四起。
朝廷徵調昭義軍、盧龍軍及吐谷渾等部落支援河東軍。
這場“沙陀兵變”與“黃巢起義”隔著黃河,南北呼應。
廣明元年(880),2月,河東軍被沙陀叛軍打敗,遂發動兵變,殺死河東節度使康傳圭。同年年底,黃巢入駐長安。
所以說,黃巢之所以能在黃河以南風生水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沙陀李克用在黃河北部地區製造的叛亂,嚴重牽制了朝廷的精力。
康傳圭殉國後,宰相鄭從讜充任河東節度使,掛帥平叛。
在鄭從讜的排程指揮下,官軍終於擊潰沙陀叛軍。李國昌、李克用率殘部北逃,投靠韃靼部落。
吐谷渾酋長赫連鐸就賄賂韃靼,想讓他們像遼東公孫康斬二袁一樣,斬二李,致敬一下“郭嘉遺計定遼東”。
然而李氏父子不是袁氏兄弟。李克用弓馬嫻熟,13歲時便能一箭雙鵰,箭法超群,武藝絕倫,所以在與韃靼部落酋長們出遊的時候,故意展露自己的武藝,時常表演百步之外射馬鞭,更誇張的是射松葉。韃靼酋長們攝於武力,不敢輕舉妄動。
李克用順勢就請韃靼部落酋長們喝酒吃飯。
酒酣,李克用忽然灑淚痛哭,韃靼酋長們忙問他有何心事,竟會令七尺男兒落淚。
李克用說道:“我父子一心報國,卻遭讒言,被迫流亡至此。如今,聽說黃巢草賊已經渡過淮河,日後必為中原大患。到那時,朝廷一定會赦免我的罪過,讓我父子將功折罪。到那時,我們父子將聯手南下,建功立業!誰願意在沙漠裡過一輩子?”
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加以美化。同時婉轉地表達了兩個意思:我不會覬覦韃靼,我志在中原;南下討賊之日,咱們可以名正言順地搶劫。
作為領導,要學會開會,既要開大會,也要開小會。大會說大話,仁義道德,民族大義;小會講小話,男盜女娼,切身利益。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畢竟真正做到脫離低階趣味、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道德模範、聖人君子,實在鳳毛麟角。
所以作為獨善其身的個人,當然可以只談義,如果是團隊領袖的話,那就要顧及一下普通群眾的感受了。
韃靼酋長們聽完這番發自肺腑的話,也就釋懷了。
果然,不出幾個月,黃巢進犯長安,僭稱帝號。
僖宗幸蜀,讓鳳翔鄭畋擔當阻遏黃巢、收復京師之重任。鄭畋傳檄四方,號召天下藩鎮起兵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