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左驍衛大將軍、左金吾大將軍(升,因念其父功)

張直方的仕途可謂潮起又潮落,而且非常明顯的是,每一次升官,都是因他有個好爸爸——張仲武。張仲武平息了盧龍軍叛亂,大破回鶻,為唐王朝立有大功;同時,還有一個會撒潑打滾的好媽媽。

而張直方的每一次被貶,都是靠實力努力掙來的。“性暴率,好馳獵”,目無法紀,動輒殺人。可謂是劣跡斑斑。

黃巢進犯京師時,身為左金吾大將軍的他,不但沒有履行職責,率部抵抗,反而是率領武官,出城迎接黃巢入京。這是他的人生檔案中永遠抹不去的一個汙點。

有歌為證:

“村裡有個小夥張直方,長得好看又猖狂,一雙美麗的大眼睛,銀槍小霸王。在黃巢進城的那個晚上,他領著群臣灞橋旁,從沒跪過的帝王,站在灞橋上。謝謝你,給我的愛,長安之路你把我帶。謝謝你,給我的理由,讓我可以砍下你的頭。”

縱觀其所作所為,我很難相信這個“銀槍小霸王”會突然浪子回頭,密謀刺殺、劫持黃巢。

除了張直方,原太常博士、現翰林學士皮日休,也被找藉口處死。皮日休是跟隨張直方到灞上迎接黃巢的官員之一。

除此之外,“開國四相”中的“舊臣派”代表楊希古,也從歷史的記載中永遠地消失了,至今下落不明。我們同樣可以猜測,他極有可能死於這次大清洗。

透過這次大清洗,“從龍派”在黃齊政權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降臣派”人人自危,只求自保;“舊臣派”幾乎消失殆盡。

回看這場大清洗,疑點實在太多,比如於琮他們是否藏匿在張直方家中,不同的史籍有不同的記載,有的語焉不詳,有的自相矛盾。

在此,不再一一羅列這些疑點。不是我偷懶,而是真的沒有必要。“醫鬧案”、“於琮案”、“鄧州請降案”……還是那句話,沒有破不了的案子,只有不敢破的案子。

我們權且把這場黃齊政權的開國大清洗稱為“趙府登記案”吧,本案其實是脈絡最清晰、事實最清楚的案子,但偏偏出現了諸多疑點,越簡單就越複雜,越複雜就說明幕後黑手的能量越強大。

這一切的疑點都是“從龍派”故意為之,好渾水摸魚。

畢竟,從搜捕到審訊,所有環節都是“從龍派”主導。

無論張直方是否參與藏匿、暗殺行動,他都必死無疑。因為他是“舊臣派”頭號人物,“從龍派”要拿“舊臣派”開刀,死亡名單上,張直方必然高居榜首。

我堅信,張直方沒有浪子回頭。

藏匿原唐舊臣、謀害黃巢等罪名,全是“從龍派”的捕風捉影,羅織罪名。雖然疑點重重,漏洞百出,但這次政治陰謀依然相當奏效,這場黃齊政權派系之爭,以“從龍派”的全面勝利、“舊臣派”的全面潰敗而告終。

史書對這次大清洗中遇難的官員表示了同情和尊敬,他們是有骨氣的,寧死不從賊。也許是對黃巢集團的不屑,這次大清洗背後的政治鬥爭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黃巢既無力制止,也樂得其所,對“從龍派”採取了默許的態度,或者說是利用、慫恿“從龍派”擴大了鬥爭範圍,真正演變成了一次政治大清洗,淨化了革命隊伍。

與此同時,新登基的黃巢並沒有閒著,他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來穩固黃齊政權:

1,派悍將駐防各要塞據點,做好軍事防禦工作;

2,派二號人物尚讓親率精銳,西追唐僖宗,徹底推翻大唐王朝;

3,遊說各路藩鎮,爭取各方勢力的支援認可,從政治上孤立大唐王朝。

長安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義軍,相信了尚讓主導的政治宣傳,把草軍看做是解放者。

軍事上勢不可擋,政治上合縱連橫,思想上取得統一,民心所向、眾望所歸……我黃齊政權,固若金湯!

事實果如他所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