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手忙腳亂地佈置好了防線,也很快收到了各道防線的奏報。

首先是東都洛陽:汝州招募的新兵五百人,路過東都洛陽時,縱火焚燒安喜門(洛陽城東北門),剽掠街市,從長夏門(洛陽東南門)揚長而去。致敬劉漢宏。

溵水防線奏報:感化軍與忠武軍在許州發生內訌,忠武軍節度使薛能被殺,泰寧節度使齊克讓率部返回兗州,其餘各戰區特遣團因此一鬨而散……溵水,這個最重要的關口不攻自破。

唐僖宗手足無措。當朝宰相豆盧瑑建議趕緊授予黃巢“天平軍節度使”。

宰相盧攜堅決反對,說黃巢貪得無厭,即便給他節度使的符節,也不能阻止他打砸搶燒,還會動搖我軍剿匪之決心、有損士氣,不如緊急徵調各戰區把守泗州,防止草軍北渡淮河,然後再讓高駢從草軍背後襲擊。

唐僖宗聽從了盧攜的建議。因為泗州還有一位悍將可以為國除害,他就是先前與劉巨容聯手大破草軍,幾乎要把草軍全殲的悍將——曹全晸。

襄陽一戰,曹全晸眼看就要把草軍全殲,朝廷卻臨陣換帥,及時剝奪了曹全晸的指揮權。現在,賊勢銳不可當了,又緊急加封曹全晸為天平軍節度使,兼正東方面軍剿匪副總司令(東面副都統)。

宋威說得對,鳥盡弓藏;劉巨容總結得更全面,用著你的時候,你是大爺,加官進爵,用不著你了,就把你整得跟孫子似的。

剛剛被無故剝奪兵權的曹全晸,立刻成了正東方面軍副總司令。

然而身為方面軍副總司令的曹全晸,手中卻只有區區六千兵馬。而他要面對的,是黃巢統領的號稱十五萬大軍。

曹全晸文武雙全,忠勇可嘉,每次都能以少勝多。可是敵我寡眾懸殊實在太大,曹全晸贏了每一場小戰役,卻輸了整個大會戰。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曹全晸退守泗州城。

泗州,是個英雄的城市。當年,辛讜在此堅守十個月,在周邊地區全部淪陷、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仍然像一枚不屈的釘子,牢牢釘在敵人的心臟中,在“龐勳之亂”中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現在,曹全晸退守泗州,沐浴著英雄靈氣,被忠君報國之正義之氣激勵著。身為正東方面軍副總司令,他要求北方各戰區加緊派遣援軍,協同防禦,同時向按兵不動的淮南軍節度使高駢求援。

憑高大帥之威名,輔以我曹全晸之綿薄之力,聯合反擊,必能將草賊斃於泗州城下!高大帥,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然而英雄的泗州城,還是孤零零地矗立著,望不到援軍的只帆片甲。各戰區袖手旁觀,高駢也隔岸觀火。

如果高駢與黃巢之間沒有秘密協議、骯髒的賣國條款,那起碼也是達成了某種默契。

黃巢繞著高駢的地盤,不用擔心腹背受敵,從容地進攻泗州城。而高駢就坐視草軍從眼皮子底下溜走。

最終,曹全晸寡不敵眾。泗州失陷。

而之前的重要關口——溵水,早就不攻自破,幾乎成了不設防的地區。於是草軍從容渡過淮河,攻陷申州、潁州、宋州、徐州、兗州等地。

黃巢渡過淮河之後,戰略思想也開始清晰,開會努力打造一副親民的人設,不再燒殺搶掠,而是隻裹挾青年壯丁,補充兵力。並且給各戰區指揮官散佈公告,聲稱:“你們最好各守崗位,不要冒犯我軍威!我先到東都洛陽,再進長安,向昏君問罪,為民請願而已。不關你們的事。”

草軍的勢力範圍延伸到了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此時黃巢的野心已經不再滿足於衣錦還鄉,而是問鼎長安。

接到黃巢的文書的各戰區,很大一部分都選擇了觀望態度,靜觀其變。高駢都老老實實地聽話了,咱逞什麼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