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面對敵人的刀槍劍戟、萬馬齊喑,高駢都不曾恐懼。然而,一個婦人臨死之前的咒罵,卻成為了高駢揮之不去的夢魘。

天底下還有能讓那詛咒變現的人嗎?

有。

這個人就是高駢自己。

高駢的剛愎自用、殘忍暴虐、迷信鬼神……形成一套強有力的組合拳,12年之後,就把他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讓那婦人的詛咒應驗。

又豈止是高駢?大唐帝國也像那落日一樣,日薄西山了。

【宣宗皇帝】

大唐還是有翻盤的機會的。

比如唐武宗,他獨具慧眼,一針見血地看穿了唐帝國的致命隱患——日益壯大的藩鎮力量。

唐武宗先後平定了盧龍軍、昭義軍叛亂,特別是平定昭義軍,極大地震懾了諸藩,鞏固了中央集權;同時,他還打擊佛教;打擊宦官勢力;對外擊退了回鶻入侵……創造了“會昌中興”。

武宗駕崩,宣宗繼位。

宣宗皇帝沉默寡言,大智若愚,宮裡人都以為他是智障(幼時宮中以為不慧),跟隨群臣諸王宴遊時,也從來不說話(群臣遊處,未嘗有言)。他是憲宗皇帝之子,穆宗皇帝之弟,論輩分,是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但他實際年齡則比敬宗、文宗小一歲。長慶元年(821)封光王。

文宗、武宗到十六宅(唐朝諸王居住區)宴飲聚會時,有一項極為有意思的娛樂活動,那就是戲耍取笑自己的這位傻瓜叔叔,還戲稱他為“光叔”(強誘其言,以為戲劇,謂之光叔),其中,武宗做的最過分、最出格(武宗氣豪,尤不為禮)。

武宗駕崩後,這位“皇太叔”接了侄子的班。而他之所以能承繼大統,正是因為他“智障”,權閹認為這個傻子簡單易制,可以當做理想的傀儡,所以才被宦官擁立。

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呆傻愚笨的“光叔”居然是個心機BOY!他的一切“不慧”、“嚴重寡言”全是裝的,從小就開始裝,一裝就是三十多年,欺騙過了所有人!

宣宗皇帝“雅好儒士,留心貢舉”,每當有大臣上疏,他都會先焚香洗手,然後畢恭畢敬地捧讀。同時還經常微服私訪,深入基層,瞭解百姓疾苦,訪查官員得失。

宣宗一朝對外大破北狄,穩定北方;驅逐吐蕃,收復隴右故地;平定安南;撫平党項……創造了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

對內則整頓吏治,從諫如流、愛民如子。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大中之治”,直到唐滅亡,老百姓還懷念不已,將宣宗皇帝譽為“小太宗”,拿他跟太宗李世民相提並論。

“當時以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焉。”

武宗開創“會昌中興”,宣宗繼往開來,造就“大中之治”,眼看大唐國運就要觸底反彈,重回開元、貞觀。

然而,歷史卻又調皮了。繼承宣宗遺志的,是唐懿宗。

唐懿宗即位之初,也曾躊躇滿志,立志做一個明君聖主。然而三分鐘熱度過後,他荒淫無道的本相畢露。

宮裡一位御用音樂人(伶官)李可及,就深得唐懿宗寵愛。皇帝是鐵粉,刷飛機、刷火箭都弱爆了,唐懿宗給李可及刷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多到要用車拉。

錢財乃身外之物,貴為天子的唐懿宗視之如糞土。除了車載斗量的金銀珠寶,唐懿宗更要給李可及加官晉爵。唐懿宗用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史上最牛追星族。

宰相以太宗、文宗的故事勸阻。特別是唐太宗,明確地給房玄齡表示:“朕以待天下賢士,工商雜流,不可處也。”

面對來自兩代英明先帝的壓力,唐懿宗優雅地做出了回應——“不從”。

在唐懿宗的史料記載中,除了“遊宴無節”、“好音樂宴遊”、“荒宴”之外,還常見“不從”、“弗聽”等詞語,凡是金玉良言、忠言進諫,一律不聽不從。

在位14年,總共任用了21位宰相,其中當然包括路巖、韋保衡。

他喪心病狂地製造了史上最血腥醫鬧事件,還一意孤行要奉迎佛骨……唐懿宗終於以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庸主形象永載史冊。

唐懿宗把武宗、宣宗辛苦支撐起來的唐帝國再度摧垮,斷絕了唐粉的最後希望。

唐之滅亡,亡於懿宗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