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謝過安先生,帶我見證千年之後的世界!

未曾想到,千年之後,還有學子朗誦我所著之文章。

我雖年華早逝,但是安先生此舉,教我不枉此生!”

說到這裡,王勃轉身朝臺下坐著的觀眾們,拱手行禮,再次朗聲說道,“子安亦在此,謝過天下讀書人!

何其有幸,能夠承蒙你們銘記。

子安此行再無遺憾,可放心歸去矣!

哈哈哈哈,安先生!諸位!咱們就此別過!

王勃拱手道別,哈哈大笑著,轉身揮了揮手,就此豪邁地離去。

他的身影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如同魂歸故里一樣,要回到他所屬的那個時代。

那個強盛繁榮的時代,也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唐朝!

就在這時,安毅望著王勃離去的背影,抱拳一拜,擲地有聲地喊道,“城闕輔三秦!”

聽到這五個字,現場和直播間裡面的所有夏國人,全都神情一震,露出一抹鄭重的神色。

就連已經遠去的王勃,聽到這句話之後,都不禁停下身子,然後側耳傾聽了起來。

誰也沒有看見,他的眼裡再次起了一層朦朧的雨霧。

緊接著在現場的嘉賓席上,有個熱血青年勐地站起來,眼中含淚地大吼一聲,聲震全場!

“風煙望五津!”

隨後坐在最前排的老教授們,比如錢修遠、周哲和李舜等人,也都紛紛地站了起來。

他們一邊目送著王勃的離去,一邊大聲地朗讀著下一句詩。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接著是歷史專家和精英學者們,二話不說,齊刷刷地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地朗讀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在這陣洪亮的朗讀聲中,依稀可以聽到一些哽咽聲,是一些性情中人發出來的。

顯然他們都被此情此景打動到了!

最後,剩下的那些嘉賓和觀眾們,都從座位上彈了起來。

他們或是紅著眼睛注視著王勃的身影,或是雙手抱拳遙遙一拜,又或是把手高高舉過頭頂,用力地揮舞起來……

在這一刻,現場的夏國人們,都在用他們最真摯的感謝方式,目送著王勃的離去。

他們的心裡,也有千言萬語想要對王勃訴說。

但是最後,這些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聲大吼,像是要穿透千年的時光長河,讓那位早已作古的王勃聽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這是王勃早年寫下的一首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當年王勃送一位朋友離開的時候,既沒有悲傷,也沒有難過,有的只是祝福和灑脫。

尤其是那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謂是無比地豪邁和大氣。

所以安毅在此時此刻,選擇這一首詩來送別王勃,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更加難得的是,現場的夏國人們都能夠秒懂安老師的意思,也在這一刻上演了一幕大型的送別場面!

不僅如此,直播間裡面的夏國人們,全都被這一幕感動到了,也都開始瘋狂地刷起彈幕。

“嗚嗚嗚~~~千年之前,有王勃送別朋友,作一首臨別詩相送!千年之後,有我們送別王勃,以當年的那首詩相贈!這一幕看得我又破防了啊家人們!”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這是隔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感動啊!也是專屬於我們夏國人的浪漫!啊啊啊,把我感動得都哭了呢!安老師,你還我的眼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