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臺的背景牆上面,漸漸地出現了一行金色的字型。

“唐高宗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九月九日重陽節。”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很快,舞臺上出現的一幕畫面,給了現場所有人一個明確的答桉。

只見一個面容清秀的書生,穿著一身白袍,身材頎長,正從船上走下來,抵達洪州的一個碼頭。

這裡是他的暫時歇息地,待他休整一番後,還要去交趾探望做縣令的父親。

這時鏡頭一轉,從清秀書生的身上,轉移到了一座雄偉壯麗的樓閣上。

與此同時,背景牆上出現了有關這座樓閣的解釋,還有相關的背景介紹。

原來這就是江南的三大明樓之一,滕王閣!

就在這一年,擔任洪州都督的閻伯嶼,重修了這座滕王閣。

並且在重陽節的這一天,閻伯嶼宴請文人墨客和風流雅士,共同舉辦了一場讚頌滕王閣的“筆會”。

看完這些背景介紹後,在場的夏國人們全都會心一笑,也終於明白這個場景是出自哪裡了。

現場也開始響起了一些聲音,帶著幾分輕鬆的笑意。

“哈哈,我明白了!這是《滕王閣序》裡面的故事!那位清秀的書生,肯定就是王勃了!”

“蕪湖,安老師可真會玩吶!居然把這篇文言文演繹成了舞臺劇,也只有他敢這麼玩啦!”

“哇塞!《滕王閣序》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呀!沒想到會出現在這個節目裡面,真的是讓我感到好驚喜哇!”

“不出意外的話,古代四美的最後兩個答桉,就在《滕王閣序》這篇千古名章裡面了……”

還有直播間裡面的夏國人們,也被這一幕驚住了,萬萬沒想到安老師居然會把《滕王閣序》搬上舞臺?

這無疑是給了他們一個不小的驚喜吶!

螢幕上也開始飄起了各種各樣的彈幕,全都是在誇安老師的這個演繹以及選中的故事。

“哈哈哈哈,初唐四傑之首,唯我王哥!”

“沒錯!一篇《滕王閣序》,驚豔了整個初唐,也造就出幾十個成語,放眼整個唐朝,就問一句……還有誰?!”

“樓上的兄弟自信一點!哪怕是放眼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沒有第二個文學家能夠做到了啊!”

“哇卡卡,好期待安老師接下來的演繹呀……”

至於現場和直播間裡面的老外們,有的讀過《滕王閣序》,有的沒有讀過。

所以他們全都沉默不語地看著舞臺上演繹的視覺效果,暫時不打算發表評論。

甚至還有一些老外們,雙手抱胸,面露冷笑,想要好好地看一下,那個可惡的主持人,到底又在搞什麼鬼。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場內場外的所有人,全都聚精會神地看著舞臺上的演繹。

清秀書生王勃,來到滕王閣,邁步登樓,途中不斷和一些文人墨客拱手行禮。

他當時已經挺有名了,所以即便只是路過洪州,也被邀請在列,成為這場筆會上的其中一員。

洪州都督閻伯嶼,面色堅毅,沉穩大氣,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

等到宴席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

就見這位閻伯嶼,笑著舉起酒杯,對在座的名流學士說道,“感謝諸位的到來,值此滕王閣重修,又逢此盛況,所以我想請在座的各位,為此事作一篇序,不知諸位有誰願意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閻伯嶼便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邊的女婿吳子章。

其實他對這位女婿很滿意,詩詞文章都寫得不錯,只可惜仕途不順,一直都未被朝廷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