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里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自己的後腦勺涼涼的,他有些驚慌看了看自己的老丈人一眼,頓時冷汗直冒。

不知道為什麼他在自己老丈人的眼睛裡面看到了屍山血海一樣的感覺,簡直讓他這個見慣了人血的傢伙都不由得心臟加速跳動。

而那個管家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感覺自己的脖子上面好像被架上了一把刀子,隨時會掉落下來把自己的頭給斬落。

不由得他縮了縮脖子,現在他只想著離開這個詭異的地方,要不是還有任務在身,他早就跑了。

只見他縮了縮脖子,然後身為孔府大管家的氣勢又強行的恢復了過來。

他是孔府的大管家,平日裡見到那麼多大小官員都是客客氣氣的,以至於養成了那種目中無人的習慣。

不要看百餘里現在也是一個叛軍的首領了,手底下掌握幾十萬大軍,但是在管家的眼裡也就是個叛賊,能不能成事還不一定呢。

不過不管能不能成事,他都不能無視孔家的影響力。

所以現在也得巴結我們孔家。

如此一來管家對百餘里哪裡還有什麼敬畏之心,能不把鼻子對準他已經是看在他馬上就要兵臨城下給他面子了。

“百王殿下,信鄙人已經帶到,還請百王殿下可以給個回信,我也好帶給我們老爺。”管家一手背在後面一手放在小腹前,面容帶著微微的笑意,一副儒家大儒的表現。

看到沒有這才是真正的貴人姿態,不管你是什麼人,我自佁然不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雖然管家就是個管家,但是他也自譽為儒家門生,天天在儒家聖地,不比那當世的大儒差多少了吧。

有時候就是這樣狗在人堆裡面混熟了,就會覺得自己也成了一個人,其實本質上他還是狗。

但是狗仗人勢起來比人他背後的主人還要討厭。

“我家老爺說了,聽聞百王軍中有孫軍師頗有才華,寫的文章甚是精彩,滿腹經綸可比那當世大儒,當可謂儒學宗師是也。”管家高傲的站在百餘里的對立面對著孫定安點點頭。

其實孔胤植想把這個儒學宗師的名號按在百餘里的頭上的,可是一打聽發現這個百王可能是個不學無術之輩,什麼文章都沒寫過,而且也不是士族出身,更沒有聽過有什麼文名傳出。

這你讓他怎麼去按名號,要是真給他按了一個儒學宗師的名號,日後連一篇文章都點評不出來,這豈不是打了他孔家的臉嗎,真以為他們孔家的臉就這麼的不值錢。

正好百王軍中二號人物軍師是個有真實才華的人,孔胤植看過他寫的檄文。

慨自有明失政,暴君乘起,混亂社稷,毀社稷之天下,壞百姓之衣食,**大明之子女民人。而大明以六合之大,九州之眾,一任其胡行,而恬不為怪.....

凡有起義與勸誡暴君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是欲絕我華夏英雄之謀也.....

今幸天道好還,大明有中之理,人心思治,暴君有必滅之徵.......

公等苦暴君之禍久矣,至今而猶不知變計,同心戮力,掃蕩暴政,予興義兵,上為天道報瞞天之讎,下為百姓解下首之苦,佈告下天,鹹使聞知........

好一篇大氣蓬勃的檄文,好一篇感人肺腑的檄文啊。

看得孔胤植都恨不得抓起刀子來與那暴君拼命了去。

只不過這也就是一時的被文章給刺激了,思量之後給那軍師一個儒學宗師的名號誰也說不出什麼來不是。

儒學宗師可遇不可得,百王身邊有儒學宗師的意味著什麼天下人都懂得。

至於皇帝怎麼想那就只能憋著了........畢竟我孔家只論才學不論陣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