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一處偏僻的小山村內

一名五十多歲的道士坐在村口,神色嚴肅的望向遠處的大山,其中一座山峰被陰氣籠罩久久不散,老道抬起雙手不停掐算著什麼,口中喃喃自語:“是福還是禍,是禍躲不掉,哎。”

“雲中子道長,可以吃飯了”這時走過來一名頭髮花白的老頭,面對道士時,臉上充滿了敬畏。

就在前不久,自家孫兒突發異病,醫院沒少跑,病卻越來越嚴重,省裡的專家都已經讓他們準備後世了,幸好在回村的路上,碰到了這位道士,只是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幫他治好了孫兒的病,一家人對他那是發自肺腑的感激。

飯桌上,老道也不客氣,一口老酒一口菜,吃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酒足飯飽後,老道這才抹了抹嘴,打了個酒嗝,看看一旁同樣喝的面色潮紅的爺倆說道:“痛快,痛快啊,這兩天多謝款待,貧道還有些事要辦,這就告辭了。”

一聽老道說要走,老人心裡也有些不捨“道長,這就要走,為何不多住幾日,莫不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

“老哥,行善救人本就是我們修道之人應該做的事情,什麼恩不恩的,貧道在這裡住了2日,也就是承了你們的情啦,不必再多言謝。”

說完,背上自己的帆布包一搖一晃的就走出了村子。

出村後,雲中子並沒有往城鎮方向走,而是看了眼遠處的大山,毅然漫步朝它而去。

約莫走了個把小時,雲中子這才到達那座陰氣瀰漫的山頭。哪怕現在是夏天,這裡的空氣依然讓人覺得冰寒刺骨,得虧自己是修煉的法師,換做普通人,恐怕在這裡待上半天就得寒氣入體,不死也要大病一場了。

此時的天空已經完全黑了,幸好今天正好是七月半,月光撒下猶如白晝,雲中子掏出陰陽天星盤,順著陰氣的蹤跡尋找,最後他發現這一股股陰氣竟然是從一個坑洞中不停的湧出。

雲中子的好奇心被徹底的點燃了,低頭拿起手電一照,在亂石和泥土中隱約可以看到洞的下方好像是一塊塊整齊的青石板“莫非底下是一個墓室”這個發現讓雲中子吃驚不已。

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得下去看看這麼重的陰氣是怎麼來的,不然萬一以後傷到無辜百姓,豈不是自己的罪過。

想到這,雲中子起身尋了一條藤蔓纏在樹上,另一端丟進了洞中,然後順著藤蔓便滑了下去。

在手電的照耀下,果然和自己猜的一樣,一間墓室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墓室大小約有六米乘九米,四周的牆壁上都刻著一些壁畫,比如日月星辰,陰陽太極圖,其中有一幅令雲中子很是驚訝,上面是一群人盤膝坐在一片空地上,而眾人的前面坐著一名身穿道袍的男子,該男子雙眼充滿靈氣,目光清澈,正在講著些什麼,而此人云中子再熟悉不過,那正是正一道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

“奇怪,這裡怎麼會有張天師的壁畫,莫非這古墓是.....不對,這絕不可能”雲中子滿臉不可置信的推測又自我否決

“罷了,先進去查探一番再說吧,現在看來這裡陰氣那麼重,絕非偶然。”

在往裡走,是一條很長的甬道,讓雲中子奇怪的是,為何自己下來到現在一個機關都沒有碰到,自己也下過不少古墓,但是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的。

即便如此,越往下走,越是心驚,因為他發現越走陰氣就越重,快走出甬道的時候,這裡的陰氣簡直和鬼蜮差不多了,陰冷的空氣讓雲中子雞皮搭嘎都起來了。

10幾分鐘後,他才走到甬道盡頭,剛走出甬道,差點就把他驚的一個踉蹌,這是一個很大的正方形墓室,墓室的正中央放著一口棺槨,一口陰沉木的棺槨。

陰沉木的原材料是一種名為長生樹的稀有植物,之所以雲中子會吃驚,那是因為這種植物只有陰間才有,而且就算在陰間也是極其珍貴的東西,生長週期據傳需要千年之久,自己活了大半輩子還沒在陽間見過這麼大的陰沉木,據說由於這種樹從樹苗開始就不停吸收陰氣作為養料,所以靈體睡在裡面對自身的修為可是有事半功倍效果。

看著眼前這口陰沉木的棺槨,陰氣的來源是找到了,可雲中子心裡卻打起了鼓,開玩笑,能躺在這玩意裡的主,那是什麼樣的存在了。

“媽的,死就死吧。”猶豫再三,雲中子最終還是一咬牙踏步就走了過去。

來到棺槨跟前,結了法印的手卻遲遲不敢落下,又是一段漫長的思想鬥爭,終於“嘭”的一聲,一掌拍在了棺蓋上,把棺蓋直接拍飛了出去,與此同時,一個飛身後退了數米,全身戒備準備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