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藍海戰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上午,《雅緻報》投放市場後一如往常,沒有任何異常反響。
臨到中午,突然有很多公司職員來到街上指名要買《雅緻報》,後來人越來越多,竟成搶購之勢。
一切都是因為今日的《雅緻報》有一篇不一樣的評論,一篇號稱是“戰鬥檄文”的評論。
這篇評論投放市場後,金庸親自撰文響應,痛罵不良報業,言說香港報業應當同心協力,共同進步。
《東方日報》隨後也發文附和,公開討伐不良報業殺雞取卵的強盜行徑。
各大報紙紛紛跟進,發表宣告絕不免費,絕不敷衍辦報,要求嚴懲破壞行業安定的蠹蟲。
一時之間社會輿論甚囂塵上,群情激昂。
鑑於這波輿論聲勢浩大,港府廣告檢查組不得不親自出面進行安撫,說目前還沒有見到哪家報社有意推行免費報紙。
香港諸多的商界精英卻迅速地從這篇報道的最後部分聞到了濃濃的商機,看到了無邊的金山。
他們迅速聯絡《雅緻報》,希望這篇評論文章的作者給他們上堂課,好好講講“藍海戰略”,報酬是10萬港幣。
陸致遠拒絕了,自己還沒到拋頭露面的時候,吊著他們的胃口促進報紙銷量才是緊要。
各路商界精英沒有辦法,只得要求陸致遠繼續發文,對“藍海戰略”再多闡述一些。
陸致遠只好在連載《誅仙劍》之餘,每週再開一篇評論,對“藍海戰略”進行詳細闡述。
香港的富豪很多,不是房地產發家的很少,顧家就是其中之一。
本世紀初,顧家第一代掌門人顧柏成來到香港黃仁學院上學,畢業之後從商。歷經闖蕩之後,他與人合夥創立顧豐,並憑藉外銷陶瓷獲得了廣泛的讚譽和豐厚的利潤。
到了1920年的時候,顧豐就已發展成了香港知名的出口貿易商行。
1957年,顧家與人合夥在中環註冊成立了“顧興儲蓄銀行”,發展至今也有了10家分行。
如今的顧豐和顧興都已經成為顧氏家族自己的私人產業,在第二代家主顧漢民的帶領下,商業根基越來越穩固。
港島淺水灣一處豪宅裡,滿頭白髮的顧漢民拿著最新一期《雅緻報》看了幾遍,才取下眼鏡對身邊的中年人說道:“鵬程,叫國平從美國回來吧。貿易是個夕陽行業,中間商早晚會被幹掉。我老了,公司如果轉型,需要他來操作。唉,我早該想到的,藍海戰略,顧客不想吃飯就賣零食,不看報紙就賣錄影帶,洗米的水可以護膚,柑桔的皮是一味中藥。嘿嘿,說得真好。”
老人頓了頓,揚起手中報紙道:“這篇文章字字金石,值得我們時時回味,你安排所有中層職員,人手一份,熟讀十遍,要求寫出心得體會,到時給我。還有,去了解一下這個人到底是誰,年紀多大,查了後直接把資料給我。”
徐鵬程答了一聲匆匆出去。
顧漢民看看報紙,又望望窗外,嘆了口氣。
葉深棠也看到了報紙,沉吟片刻,叫了葉惟生過來,問道:“這個陸致遠就是那個陸致遠?”
得虧葉惟生心思靈敏,聽了這沒頭沒尾的話,又掃了一眼報紙登時明白過來,“沒錯,就是他。”
葉深棠嘆了口氣道:“我現在有些後悔借錢給他了。”
葉惟生急了,“爸,就20萬而已。”
“你知道什麼?我說的後悔是應該把20萬投進去入股。此人大才,你今後可以多多親近,有事多問問他。”
葉惟生這才開心地笑了起來,“爸,我聽你的。”
郭德勝父子倆也在書房裡拿著報紙和昨天的紙條認真學習。
良久,兩人面面相對,深感所獲頗多。
這一天,陸致遠的評論文章在很多家庭裡反覆被提及。
胡鮮在辦公室裡氣急敗壞地捶桌子,“找,立刻給我掘地三尺,找出奸細,我一定要剝了他的皮。”
就這樣,《星島日報》的免費報紙還沒投放市場就已胎死腹中,與之對應的是,陸致遠的評論文章讓《雅緻報》日銷量迅速提升到了3.4萬份。
他現在需要操心的是,當初開會誇下的薪酬翻倍的海口如何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