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此言一出,也是得到了劉虞和韓馥的附和。

因為袁紹所說的正是他們內心的想法。

如果他們有辦法正面突破,之前就不會分兵南北,企圖從側翼突破了。

而袁紹這邊,在先丟擲一個最不可能的方案以降低了劉虞和韓馥的期望之後,也是緩緩將他在思索之後得出的另外兩個方案說了出來。

“第二種,那就是立刻回援。”

死死盯著劉虞和韓馥的表情,袁紹沉聲道:“文節你的一家老小都在高邑,我的家眷也都在南皮,伯安兄的家眷恐怕也都在幽州吧?現在高邑、幽州皆是情況未明,南皮則是正在被攻擊,隨時都有可能淪陷。因此,若是我們不想讓自己的家眷落入呂布手中,為今之計,便是領兵回援,我回渤海,文節你回高邑,伯安兄則是要領兵進攻河間郡,打通回幽州的通道。”

說到這裡,袁紹看著已經明顯有些意動的劉虞和韓馥,卻是突然話鋒一轉,大聲道:“但是!若是我們此刻選擇了和陶恭祖一樣鼠目寸光,領兵回援,那麼聯軍旦夕之間就會分崩離析,劉公山、劉景升他們絕對不會為了我們跟呂布拼死拼活,而一旦他們也都撤兵,呂布便能從容騰出大量兵馬來對我們進行夾擊。”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先別說我們能不能救出家眷,在呂布麾下那數以萬計的草原輕騎的騷擾、追擊之下,我們能不能撤的回去都是一個問題。”

聽到袁紹這麼說,劉虞和韓馥本來已經有些意動的心也是一下子就涼了半截。

因為袁紹所說的這種情況是極有可能出現的。

而如果這一切真的發生,他們別說是回援救人了,怕是連他們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都要兩說。

“那第三種方案呢?”

沉默良久,韓馥聲音顫抖的問道。

他現在已經徹底六神無主了,只想袁紹能給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袁紹看了一眼韓馥,又看了一眼劉虞,並沒有直接給出辦法。

他道:“行大事者不拘小節。當初高祖與項王相爭,為了逃命可以拋妻棄子,甚至就連劉太公和呂后被項羽俘虜他都能無動於衷。而正是由於高祖的這種隱忍,他才能有機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說到這裡,袁紹放慢了語速,緩緩道:“我輩雖然無法和高祖相提並論,但是高祖的有些做法卻是值得我們效仿的。”

“幽州,救不得,高邑,救不得,南皮,也救不得。”

“不過,一旦幽州、冀州失守,兗州便會徹底落入司隸、冀州、青州的三面包圍當中,所以,兗州也守不得。”

“為今之計,我們唯一的生路就是南撤。”

他看著劉虞,指點道:“伯安兄,雖然在聯盟之初我等皆是各懷心思,但是現在呂布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這一點我相信劉景升也很清楚。而且伯安兄還是大漢宗正,若是伯安兄開口向劉景升借一郡之地容身,我相信劉景升應該不會拒絕。”

“而我則是打算回汝南,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公路不會不管我的,文節你也可以向孔公緒借一郡之地棲身,孔公緒深明大義,想來不會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