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當初你勸操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官道上。

曹操一馬當先,言語之間頗有幾分意氣風發的味道。

再往前,就到洛陽了。

聞言,騎馬跟在曹操身後的戲志才也是由衷嘆道:“大將軍乃當世英傑,屬實不可以常理度之。”

說實話,戲志才直到現在也不明白呂布為什麼會對曹操有那麼大的信心。

讓曹操這種最高履歷也不過是帶著幾千兵馬打黃巾的人去率領五萬大軍獨領一面戰事,甚至如果加上轘轅關原本的守軍的話,這一次可供曹操調遣的兵馬足有十萬之眾。

戲志才覺得自己對曹操的信心可能都還沒有呂布這麼足。

看了一眼前面馬上英姿勃發的曹操,戲志才心裡也是感慨一聲——這或許就是主公心心念念著要來投奔大將軍的原因吧。

士為知己者死,有如此知己,夫復何求?

............

洛陽。

在接見完了歸降的田豐和許褚之後,一直心繫前方戰事的天子劉辯也是龍顏大悅。

他嘉獎了一番二人的棄暗投明之舉後,也是起了興致,便帶著荀攸在宮中逛起來。

“呂卿不愧是國之棟樑,朕就知道,一群犯上作亂的賊子,定然不會是呂卿的對手。”

皇宮裡。

走在最前面的劉辯步伐輕快,語氣輕鬆,那興沖沖的神情,雖是天子之尊,但是跟一個得到了好訊息的尋常孩子也沒什麼區別。

說到底,拋開天子的身份不談,他現在也不過是個剛過十歲的孩子。

切身經歷了董卓之亂的他,對於親手誅殺了董卓,並且讓他重登天子之位的呂布,可以說是有著無條件的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等人卻打著清君側之命起兵,所以在劉辯眼裡,這些人就是犯上作亂的賊人!

即使是劉虞、劉表這些漢室宗親,那也是覬覦他天子之位的奸賊!

而聽到劉辯這麼說,跟在劉辯身後的荀攸也是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若無大將軍,那袁賊怕不是又一個董卓。”

又一個董卓......

聽到荀攸這麼說,劉辯腳步一滯,神色一瞬之間就變得極為可怖。

他永遠也忘不了當初那個胖子給他帶來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