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相互的剋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以白馬義從的射速,在從正面掠到兩翼的那短短的時間內,每一名白馬義從計程車卒至少可以射出五輪箭矢。
三千白馬義從便是足足一萬五千枝箭。
以正常騎兵的防禦,被白馬義從這樣無傷消耗一波,死傷多少先不說,這種別人打得到你而你打不到別人的情況對於士氣來說本身就是極大的打擊。
可現在呢?
白馬義從一輪騎射下來,別說是對對面這支騎兵造成什麼損傷了,他甚至都沒看到一個落馬的!
照這樣下去,雖然公孫瓚有自信對面肯定碰不到白馬義從,但是白馬義從就算把攜帶的箭矢射完了估計也沒法對對面造成什麼像樣的損傷啊!
難道說對面這支騎兵的特殊能力是防禦?
就這樣。
公孫瓚重新將白馬義從匯聚起來,李傕也整頓好了飛熊軍,但是雙方都沒有再一次發動衝鋒。
兩邊陷入了僵持。
他們都覺得自己被對方給剋制了。
不過,對於公孫瓚來說,這種僵持他是能夠接受的。
因為他只要率領白馬義從拖住對面這支騎兵,後續麴義就會率領大軍將這一片區域包圍起來。
而一旦等麴義完成了合圍,對面這支騎兵就插翅難飛了。
李傕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雖然他不知道對方是怎樣安排的,但是他現在可是位於敵人的後方,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被拖住會是什麼下場。
可現在的問題是,飛熊軍不光是摸不到對面這支白馬騎兵,而且以對面這支白馬騎兵的速度,飛熊軍也不可能甩開對方。
換而言之,從現在開始,他將一直暴露在對方的視野當中,隨時都可能受到對方大軍的圍剿。
想到這裡,李傕心裡也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還是小覷了天下英雄啊,這一次他針對對方糧道的作戰行動,應該是到此就要結束了。
不過,雖然沒有徹底斷絕對方的糧道,但是燒燬了對方的糧營,應該也能拖延不少時日了。
一念至此,李傕也不再猶豫。
他最後看了一眼對面那支白馬騎兵,彷彿要將其記在心裡一般,然後直接調轉馬頭,準備撤離戰場。
李傕要撤,公孫瓚當然不會答應。
因此,在飛熊軍動起來的第一時間,公孫瓚就帶著白馬義從吊了上去,然後時不時的放幾箭騷擾一下。
與此同時,公孫瓚也是不斷派出傳令兵,將李傕的前進方向告知麴義,好讓麴義配合他合圍李傕。
只是,追著追著,公孫瓚就發現有些不對勁——對面這支騎兵,怎麼就朝著黃河的方向去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