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而三日之期一到,呂布和董卓便按照約定各自帶領了五百人馬,前往華倉要糧。

“奉先賢弟,你說那楊黨會乖乖給我們糧食嗎?”

跟呂布騎馬並排走在官道上,董卓好奇的問道。

聞言,呂布的目光淡淡的從董卓胯下的馬上掠過,然後隨口應付道:“誰知道他有沒有這個膽子呢?”

說實話,在看到董卓現在胯下的坐騎還不是赤兔時,呂布挺失望的。

雖然現在董卓騎的也是一匹好馬,但是跟呂布心目中想要的神駿差遠了。

看來,他的赤兔現在還沒到董卓手中。

也就是董卓現在並不知道呂布的想法,不然的話他一定會滿頭問號。

這赤兔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呢,怎麼就成了你的赤兔了?

就算赤兔真的到了他董卓手中,那也是他董卓的赤兔啊!

對此,呂布只能表示——我不管,我說赤兔是我的,那赤兔就一定是我的,誰有意見跟方天畫戟提。

華倉作為昔日京畿地區的糧倉,距離長安自然不會太遠。

而呂布和董卓此行帶的又都是騎兵,所以沒用多少時間就趕到了華陰縣。

華倉就建在華陰縣。

雖然在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之後,華倉已經不復當初的地位,但也依舊是天下有數的大倉,專門設有華倉令,負責管理華倉的大小事務以及守衛工作——華倉除了一應負責管理的人員之外,還有一部的漢軍負責守護華倉的安全。

當呂布和董卓來到華倉的時候,長安縣令楊黨,已經帶著華倉令以及負責守衛華倉的軍司馬在那裡等候多時了。

遠遠的,楊黨看著領兵而來的呂布和董卓,只見他一揮手,那軍司馬當即會意,直接就帶著手下的人馬攔了上去:“何人擅闖華倉重地?”

看著前面攔路的漢軍,呂布還沒表態,董卓就冷哼一聲,一夾馬腹,催馬上前大聲喝道:“河東太守董卓,奉大將軍之命來華倉調糧!爾等還不快快放行!”

然而,那軍司馬卻根本毫不在意,反倒懶洋洋的拱手道:“糧倉重地,還請董太守將大將軍的軍令文書拿出來,否則恕末將不能放行。”

“好膽!”看到這軍司馬如此不識抬舉,董卓輕哼一聲,不過還是掏出文書,隨手朝著那軍司馬丟了過去。

那軍司馬接過文書,故意磨磨蹭蹭,慢斯條理的察看了半天,這才把文書交還給董卓,皮笑肉不笑道:“事關重大,末將查探的仔細了些,讓董太守久等了,還望董太守莫要介意。”

說完,他才下令道:“放行!”

接過軍令文書,董卓冷哼一聲,也沒理睬這個軍司馬,直接就催馬朝著裡面走去——華倉,正是建在華山附近一處隱蔽的山谷裡。

看到董卓搞定了這個軍司馬,呂布也是下令道:“都跟上。”

說完,他也催馬跟著董卓朝著山谷裡面而去。

兩人麾下共計千餘精騎也是緊緊跟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