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瓦橋關已失!”

“報!有遼軍襲擾後方糧道……”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軍再無信心與耶律淳作戰,戰線緩緩向後移去,幾乎退回到了涿州城下。

八十萬大軍,信心滿滿地出關,如今卻已被困在遼境……

當軍需官袁揚再次急匆匆地找到楊復的時候,卻見這個大梁的一代柱國之將彷彿一夜間又老了十歲。

那滿頭的白髮、滿臉的老人斑讓袁揚不敢再看。

“老將軍,糧道……斷了。”

楊復似乎過了一會才反應過來。

“老夫還在奇怪,今日為何沒有信報傳來,還想著今天難得沒有壞訊息了。”

袁揚嚅嚅嘴,不知如何回答。

楊復忽然道:“當初出兵時,老夫曾立了下攻克南京、中京的宏願,如今卻連南京的城牆都沒有看到……你說從古至今,可有如此荒唐的征伐,如此無能的主將?”

袁揚喃喃道:“此,非戰之罪。”

“此戰若敗,你我都是千古罪人……你先下去吧,容老夫再想一想,再想一想。”

袁揚踏出房門,忽然感到脖頸上一涼。

一抬頭,卻見漫天的雪花飄落下來。

“這是……下雪了?完了!完了!”

袁揚跌坐在地上,只感到無盡的悲涼。

************

太原。

任常恭其實早就知道晉王要反。

他駐兵在太原附近就是為了要平定晉王之亂,立下不世之功。

上次朝庭調他支援洺州,他謊稱半路遇到嚴虎;這次朝庭調他北伐,他磨磨蹭蹭又是不去。

上次損兵折將只落得個功過相抵。這次,他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了。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晉王蕭銑果然反了。

斥候打探的清清楚楚,太原馬軍戰力最強的石叔雲一部早都被嚴虎策反走了。晉王手下不過東拼西湊的七萬新兵,如何比得上自己這些打老戰的?

相比嚴虎,晉王蕭銑的這次造反顯得極為規範。

他先是發檄文痛斥了隆昌帝得位不正、倒行逆施,又羅列證據指責他不是先帝血脈。

接下來,他打算先在太原登基,以示天下正統。

登基之前,他還打算到蒙山祭祀……

得到這訊息,任常恭是有些懵的,他本來還以為蕭銑會一路打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