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典故(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這首詞的討論還在繼續,魏渠公也是點了點頭,但盧子雍還是覺得人群的反應比預想中差了一點。
但文會還要繼續,他一時也沒有新詞,只好拱了拱手暫時坐下。
馬上便有別的才子站起來吟他們的詩。
林啟看了一會,便小聲向蕭璃問道:“你說我若直接去找魏渠公說媒,他會答應嗎?”
“人家都跟你不熟,憑什麼答應你。”蕭璃輕聲道:“你還是先抄一兩首詩詞,拿了文魁,更穩妥些。”
林啟道:“你在這看著我抄,我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蕭璃好笑起來:“為什麼?”
“便像在做賊,被人捉了個現形。”
“放心吧,你是賊,我就是你的賊婆。”蕭璃悄聲在他耳邊說道。
林啟與蕭璃說完悄悄話,本著公平公證的原則,便也要照顧到徐瑤,便向徐瑤問道:“東家覺得剛才幾首詩詞如何?”
徐瑤愛看書,又是第一次來文會,稍稍有些雀躍,便笑道:“剛才這兩首詩,都不如那個盧子什麼的那半闕。”
“哦,人家名叫盧子雍。”
徐瑤白了林啟一眼,輕聲問道:“以你的詩才,是不是覺得這些詩都不入耳?”
她問這句話,是真心好奇。
一是因為林啟向來一開口便是傳世名篇,二是她看林啟在文會之上左顧右盼,極不專心。
雖然徐瑤這句話聲音極小,偏偏正好有人從她身後走過將這句話聽到了。
“哼,狂妄至極!”
徐瑤嚇了一跳,回頭卻只看見一個文士打扮的人丟下這句話便走的背影。
她不免有些歉意地看了林啟一眼,道:“無端又給你惹了人恨,我……”
林啟笑道:“沒事,不招人妒是庸才。”
正說著,卻見黃習探過頭來說道:“林大哥說言極是,不招人妒是庸才。”
林啟見他討好的笑容便知這小子別有用心,果然,黃英已沉著臉將黃習拉著坐好。
“剛才那句‘八公山上多鳴鶴’是什麼典故,你可知曉?”黃英問道,看起來便像個女先生。
黃習只好無奈道:“八公山處在中州咽喉,乃江南屏障。當年前秦皇帝苻堅率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讓謝安為大將,謝玄為先鋒,領八萬精兵迎戰。結果淝水一戰,晉軍大勝。秦軍逃至八公山附近,風聲鶴鳴大作,皆以為是晉軍追來,嚇得相互踩踏,死傷無算。《晉書》有言‘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便是風聲鶴唳的由來。”
他身後的魏黑崽不禁咋舌道:“小小娃兒怎麼懂這麼……”
黃習回過頭,狠狠瞪了魏黑崽一眼。
“不是,我是說,黃神醫……黃先生懂的真多,是誇你呢。”
妞妞卻向黃習問道:“那是因為有了這典故,所以他們說這首詞好嗎?”
黃習道:“當年東晉定都建康,建康就是這江寧城,而城中烏衣巷便是謝安故居。今天這個爐子什麼的作這首詞,意思是有兩層,表面上是以古喻今,頌讚楊復北伐。實際上是希望自己功業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