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1

9月的西北,一早一晚氣溫3度,中午最高氣溫24度,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下雨天,氣溫在10度左右。這裡海撥高度在1600至3500米以上,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土地貧瘠,多荒山、荒石。

3枝花月考成績,年級排名前50,她們的照片在校園的櫥窗內,姣好的面容使觀看者絡繹不絕,老師們說她們是學霸。也不知道她們的智商是怎麼來的,沒發覺她們比其他同學努力多少,相反,這三枝花經常請假,可總是學習成績反升不降,開學沒幾天,她們就3天兩天請一次假。請假時間最長的是崔雪梅,半個多月沒來上學,她家房子蓋有10多年,與周圍住家戶相比,明顯舊了。屋子掛著姐妹倆的合影,妹妹得了尿毒症,尿毒症嚴重時臉腫、胳膊腫、腿腫、腳腫,就吃亞麻籽油消腫,家裡吃的也是亞麻籽油,父母在外地打工,這個時候是收割亞麻籽的季節,崔雪梅收割亞麻籽去了。說是收割,不如說是搶割,近處的割完了,就去遠處割,家家戶戶都在收割。越是貧瘠、寒冷的野生環境,越有亞麻籽生長。這亞麻籽油是當地的黃金,有的人家留著吃,多的就賣,從早晨6:00到晚上11:00,崔雪梅就不停地幹,9月份晴朗的天數不多,必須抓住這個時機多收割一些。月光下,回家的路上,她也不忘記要背誦課文《月出》“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再忙,崔雪梅對學習是不鬆懈的。書不離身,身不離書,擠時間也要看書學習,回到家雷打不動要學一會兒,把耽誤的功課補回來,這使得她在老師和同學眼裡,看不到她勤奮卻學習好,是典型的智商型學霸,其實她背後的付出和努力,是“除卻天邊月,沒人知”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她和林曉曦在15歲以前關係走的近,林曉曦一直比她學習好,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她無法接受,從此倆人形同陌路,她開始發奮學習了——

4月的西北,冰消雪融,春暖花開,生機盎然。崔雪梅家的門前是一條彎彎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小河匯入大河,大河的兩岸,沙灘乾乾淨淨;沙灘盡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峰,山峰覆蓋著鬱鬱蔥蔥的植被。林曉曦的母親見了這條小河,脫口而出:“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崔雪梅挽起羅裙,讓林曉曦和他媽坐上小船,將小船推向水深的區域。

藍藍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白雲,陽光灑滿整個水面。順著水面上傳來的笑聲和語聲,就看見婦女們在河邊搓洗床單和被面。那穿著紅色服飾的新娘,從水裡撈起一個石頭板兒,墊成斜面,獨自在洗衣,引人注目。林曉曦的母親出口成章:“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你媽,真了不起。”

“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也會,不信,你聽著。”林曉曦朗誦起來:“憶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崔雪梅聽得眼神一眨一眨,不懂詩句的意思。林曉曦說這個地方好玩兒,一提到這地方好玩,崔雪梅的話匣子就開啟了:這河流兩岸住著千家萬戶,家家戶戶挨著灶臺放一口大缸,用來儲水;清晨,每家每戶到河裡挑水、提水,把一天的飲用水裝滿整個大缸。到了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有的人家,水缸也結了冰,乾脆就把冰搬回家,放進鍋裡直接燒成水、做飯。小孩兒從來不喝開水,也沒有在家裡喝過涼水,渴了就直接到河裡去喝;那水香甜、清爽,又能解飢餓。小孩們玩勁兒大得很,常不回家吃飯,玩兒到感覺餓了,就到河裡把水喝得飽飽的。

這條河還用來洗衣、洗菜,挨家挨戶都到河裡洗,穿的、用的洗完了,接著洗吃的。或許有人問,又洗衣又洗菜,乾淨嗎?河水,淨化能力特別強,洗衣裳的泡沫落到水裡,很快被衝得沒有了。旱季,農田灌溉,少不了從河裡取水,雖然用水量大,夜裡還有人提著馬燈到河裡拉水,但河水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林曉曦聽得津津有味,看著崔雪梅划船,他的心裡像河水一樣“清澈漣漪”,崔雪梅注意到林曉曦深望她,臉上起了紅暈。“噗嗤”,林曉曦笑出聲來。

“笑什麼?兒子。”

林曉曦不說。因為他想起了小學六年級崔雪梅挺尷尬的一件事。她在語文課堂上讀課文《石灰吟》時,把“吟”字讀作“今”字,林曉曦提醒她,說:不念“今”,崔雪梅的桃花臉立刻起了紅暈,用書遮擋臉面,窘態可掬。林曉曦的母親是個文化人,談吐舉止、一顰一笑,彰顯著“秀外慧中”的優美,使人賞心悅目,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母親的教導,林曉曦從小就善於學習,對古詩詞倒背如流,在沒上小學之前,就會背誦《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人間四月天,踏青好去處,踏青是傳統的民間活動,大好春光,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杜鵑花競相開放,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郊外春遊,也就是踏青。林曉曦的母親帶兒子這次出來春遊,無意中來到了崔雪梅的家鄉,還遇到了兒子的同學崔雪梅,特別是崔雪梅家裡還有一條小船,崔雪梅划船陪伴他們。崔雪梅在家很能幹,林曉曦知道了崔雪梅每年端午節就去城裡賣香包、艾葉。端午節,林曉曦家吃粽子,崔雪梅家吃不上粽子的,以前崔雪梅家過端午節並不吃粽子,因為這個地方既不出產糯米,也不出產粽葉,所以崔雪梅不會包粽子。林曉曦的母親是江南人,會包一手兒好粽子,這回端午節林曉曦把家裡的粽子,給崔雪梅家送去。後來,每年的端午節崔雪梅就來林曉曦家學著包粽子。15歲那年,林曉曦挑水,崔雪梅包粽子;林曉曦比崔雪梅小月份,就喊她姐。晚上看電影,他倆第一次手牽手。

“羅裙玉腕輕搖櫓“ 崔雪梅輕輕地划著小船,向青草更青處漫溯。處在及笄之年的崔雪梅,宛如清澈河水下的鵝卵石,光澤不失一度、圓潤不少一分、白淨不差一粒,盡顯少女酮體的曼妙。她將精心繡制的香包戴在林曉曦的胸前。不成想這個香包,日後成了他們不相往來的導火索。

2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林曉曦戴著崔雪梅送給他的香包,自然引起周圍男生、女生的評論,直誇林曉曦的物件心靈手巧。這給林曉曦帶來難堪,他就把香包從胸前取了下來,引起崔雪梅頗有微詞,林曉曦本來因為香包的事,讓人背後說三道四,這個時候崔雪梅不理解不說,又不停地對他咕叨叨,使他愈加不耐煩,何況崔雪梅學習一般,作文不會寫,詩詞不會背,數學題不會做,上學實際上是在走過場。雖然崔雪梅貌美如花,可對林曉曦這個時候的心情,就是貶義了,正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勉勉強強、哩哩啦啦將就了一年,在“四月十七”,林曉曦快刀斬亂麻,了斷得乾乾淨淨。然而對崔雪梅來說 “眼角眉稍都似恨”。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崔雪梅魂不守舍,難於釋懷。她的這個樣子,也間接影響了何美玉的心情。

何美玉典型的外柔內剛,和崔雪梅、林曉曦一直是同班同學,擔任班上的文體委員,排球、乒乓球,游泳,田徑,表現特棒。中學生運動會,她參加長跑,不斷勻加速運動,兩條大長白腿快閃,速度極快,榮獲冠軍。小學,幾名男生欺負崔雪梅,她知道後,對那幾名男生罰站,男生自知理虧,就老老實實接受處罰。她對崔雪梅和林曉曦的那段男生女生,看得很平常,認為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可當看到崔雪梅如此投入,整天失魂落魄、心神恍惚的樣子,又見到林曉曦跟個沒事似的,就氣不打一出來,遇到林曉曦獨自在教室,聚精會神學習看書時,劈頭蓋臉對林曉曦一頓奚落:“你有什麼了不起,崔雪梅哪點兒得罪你了?她將來一定不比你差!”林曉曦一句話不說,懶得搭理。這使得何美玉更加惱火兒:“向崔雪梅道歉,要不我不依你,見一次,就開涮你一次。”林曉曦急了,說:”長點志氣,好不好?“

何美玉無語。想想也是,崔雪梅”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不免為時過早。

這一點,何美玉和崔雪梅不同。她認為學生時代就是一心一意學習,從德、智、體、美、勞方面提升綜合素質。在小學,她學過一篇課文《挖煤工人》:“在資本家的心目中,煤代表了上天不可思議的賞賜,代表了財富和權力。他們知道,只要掌握了煤的所有權,就可以永無休止的榨取挖煤者的血汗”。於是,她從小立志成為一名有正義感、愛憎分明的人。崔雪梅說她是:“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

“回眸一笑百媚生。”何美玉笑起來好看,睫毛細長細長,那眼眸子就像會放出悠揚的音樂,讓你能聽到平靜的——青海湖湖面,傳來兩顆黑亮珍珠,”咕咚“落水的聲音。人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她的眼睛裡看得出,她謹小慎微、防微杜漸,別看她講吃講穿,人也高雅,卻從不浪費,在學校也好,在外面吃飯也好,哪怕只剩一點飯菜,也要裝好帶走,這個習慣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她聽課仔細聽,作業認真做,不馬虎、不大意,數學老師以她的作業為範本,向全班同學推行標準化訓練。她不偏科,選修課學的也不錯,因此說她是美女學霸,當之無愧,這與她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關係。她的母親從小對她的培養就是書香門第,希望她將來滿腹經綸、德才兼備,對她在學校的表現、與同學之間的來往不干涉、不發表意見,因為她相信對女兒的培養是成功的,何美玉牢記母親的教誨: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她的父親慈祥和善,平凡歲月中的一點一滴影響著女兒的思想成長,他對私營業主濫採煤深惡痛絕,為掌握第一手資料,深夜來到煤場,檢視煤質,對不同的煤做不同的標記,組織開展技術和能源管理培訓,推行先進工藝,以杜絕這種濫採的破壞行為和“跑冒滴漏“的能源浪費。“雖然有人說,掘起中國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後呢?” 節約能源,就是為後代造福,他看見一小塊兒煤掉在地上,就拾起來放到煤場去,從企業向外倒掉的煤渣上察覺,這煤沒有得到充分的燃燒,於是向單位提寫了節能方案。根據這個方案,使企業節省了很大的成本。公司獎勵他5萬元,他婉言回絕,提議這5萬元用在節能改善專案上。何美玉學習人類文明史,他就用煤來概括:“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兒”。這使何美玉也懂得了煤的珍貴。他對女兒說,”能源就和我們的糧食一樣,沒有了糧食,人類就不能生存。“父親的言傳身教為女兒的思想成長夯實了根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只要有一顆正義、善良、珍惜和節約的心,就能辯別真偽,積極上進、認真踏實,勤奮好學。

“和風燻,楊柳輕,鬱郁青山江水平,笑語滿香徑;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斷橋雲西行,月影醉柔情。”何美玉和崔雪梅的關係太“鐵”了,她特維護崔雪梅,容不得任何人欺負雪梅,愛屋及烏——何美玉的父母也像對待親女兒一樣,對崔雪梅絲毫沒有怠慢,何美玉的父母不管給女兒買什麼,就必須買雙不買單,寧願不買也不要買單,如果買單的,那何美玉的脾氣可不得了,父母嬌生貫養出來的女兒,見女兒發脾氣,不生氣、不惱火不說,還心疼地直想哭。這麼一個在“蜜罐”裡成長起來的美女,身上還有那麼多優良品質:學習好,有節約的理念,團結友愛。不是不可思議,而是可想而知了。再說了,何美玉和崔雪梅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一直同班,相互是看著長大的,對崔雪梅的一個眼神,何美玉就知道她心裡在想什麼,對何美玉的一個舉動,崔雪梅就清楚她下一步要做什麼。只是在崔雪梅和林曉曦的事情上,她也沒有想到林曉曦會幹練果斷與崔雪梅斷了來往,或許崔雪梅過於自信,總以為林曉曦對她絕對不會變心,要麼林曉曦也只是一時心血來潮、一時衝動,意識到不能再這樣發展下去就及時止損,而崔雪梅還一廂情願。總之,林曉曦不再拖泥帶水、藕斷絲連了,而自己的閨蜜還魂牽夢縈、盼望和好如初。何美玉的心理活動是複雜的,不知道再怎麼去規勸崔雪梅,眼看還有兩個多月就要中考了,崔雪梅的這個平常學習成績和這種不能自拔的狀態,百分之百考不上普通高中的。

“崔雪梅,你是要閨蜜,還是要林曉曦?”

“這兩碼事。”

“不是兩碼事。如果是我讓林曉曦和你不來往了,你恨不恨我?”

“不會恨你,永遠不會。可我知道不是你讓林曉曦不和我來往的,你一定不會這樣做的。”

“那好,現在乖乖地聽我的。你只要聽我的,林曉曦的工作,我來做。”

“真的?假的?“

”聽我的。抓緊時間學習,時間已經不多了,再不抓緊,考不上高中的。“

後面這兩個月,何美玉和崔雪梅吃住就在一起,每天必須做完一份中考模擬試卷,做不完不收兵,難題不會做,何美玉教她做;每天早晨起來背誦外語單詞。還行,崔雪梅中考成績剛好過了普高錄取分數線,進入高中普通班,而林曉曦、何美玉以優異成績被錄取,進入奧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