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核能也是燒開水(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來人造太陽基本不可能很快普及,完全小型化裝到汽車這些交通工具基本是沒有希望的。
最多裝在最新的核潛艇或者航空母艦,但核潛艇這些完全可以就用以前的核能。
人造太陽目前最大的用處是用來發電,還有用在航空航天上。
核能之所以不能用在飛行工具甚至用在火箭發射,就是因為輻射原因,其實現在的科技水平是可以用核能製造火箭的。
但是這種火箭很可能出現各種問題,也許半空就因為輻射零件損壞,再加上核能火箭回收也是一大問題。
即便是可回收火箭也因為輻射問題,相當的危險。
人造太陽並不是轟擊重元素獲得能量,而是用高溫轟擊常見的氫原子,或者轟擊大海里大量存在的氚和氘其實是一種清潔能源。
其實陳涵對人造太陽的利用還不太清楚,趁著這個機會便詳細詢問起來。
聽見陳涵能夠提供這種特殊材料後,鄭院士也很高興,便親自為陳涵講解起來。
現在也不需要研究灰金如何製作複製了,有了5000G材料,足夠目前的使用。
“其實人造太陽我們主要還是用來發電,其實就是燒開水啦,地球上熱能轉化為電能最有效率的方式還是燒開水,用熱能產生水蒸氣形成動能然後帶動電機。”鄭院士解釋道。
陳涵還真沒想到原來人造太陽製造出來還是燒開水,他還以為只要製造出一個人造太陽,就直接產生電能,到時候不管是宇宙飛船還是火箭,安裝一個人造太陽就有源源不斷的能源呢。
說實話陳涵有些失望,甚至是非常失望。
這燒開水的話,以後在宇宙中那裡去找那麼多水去燒,而且好像也不能燒水,太空的核能利用和地球上的核能利用是有一些區別的。
人造太陽和核能其實都是產生熱量,而在太空中現在也有運用核能的技術。
太空裡沒有空氣,如果用核能驅動,就需要噴射物質才能推動宇宙飛船前進,目前遠距離推動使用的是離子發動機,這是一種可以將電能和氙氣轉化為帶正電荷的高速離子流,金屬高壓輸電網對離子流施加靜電引力,離子流獲得加速度噴射獲得動力的方式進行。
目前已經飛向太陽系外的先驅者號,就是用的核燃料鈽239放射性衰變過程中產生的熱轉換成的電能然後用離子流的動力推進。
剩下的還有幾種方法,其中一種是將裝有液態金屬的管子從反應堆中透過,液態金屬就會吸收熱量變成蒸氣,來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
它的能量轉換率高,可達30%,但汽輪發電機的轉速高,這在太空飛行無人維修的情況下,難以長時間安全執行。
還有一種是熱離子換能法,它是利用熱離子二極體來完成能量轉換的。
不管是那種方法,其實都需要物質交換。
人造太陽也好,太空核能也好,最後都是轉化為電能然後獲得動能,電能轉換的時候還需要用到特殊金屬或者特殊氣體。
並沒有無限能源這一說,就算將來真的擁有核能宇宙飛船人造太陽宇宙飛船,最後宇宙飛船航行一段時間,也要去其他氣態行星或者其他星球尋找能源氣體和金屬礦物才能持續航行。
陳涵以前只知道個大概,直到和鄭院士交流後才知道目前航空航天還有地球使用核能的詳細情況。
雖然心中有些失望,他還是準備支援鄭院士。
既然靠著人造太陽獲得無限能源,或者靠著人造太陽征服太空暫時無法實現,那用人造太陽的安全熱能替代一些火力發電站,保護一下地球環境也是好的。
目前看來人造太陽只能在地球使用,畢竟點燃元素產生高溫,首先就要用到電能,這是很大的一股能量,也只有在地球能夠輕鬆實現。
難怪建設人造太陽的基礎設施就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實在是裡面涉及到了很多問題,進度根本快不了。
目前華國也有兩個人造太陽基地,其中一個在合市,另一個則在川省蓉市。
鄭院士顯然急著想要回合市抓緊時間實驗,回答完陳涵的問題後,就在追問什麼時候能夠提供灰金材料。
陳涵答應第二天給他,又在實驗室耽擱了一段時間,暫停了灰金研究後陳涵便回到科院教學樓,準備解決材料問題。
這5000克材料,也只有繼續割雪茄型飛行器的韭菜了。
想想還真是和割韭菜差不多,上次割掉了雪茄型通訊器器官,然後重新造了一個,現在又要割掉繼續催化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