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無線輸電和無線充電(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原理也不是特別複雜,在19世紀特斯拉就發現了這個原理,而且他這一輩子花了大量時間在無線電能傳輸上,甚至將自己大部分積蓄都砸在這個專案上。
還建設起了一座大鐵塔,這座塔現在在網際網路某些圈子內名氣也非常大,因為傳說超過1000倍廣島核彈威力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這座無線電傳輸塔造成的。
首先這座叫做沃登克里弗塔的電塔和通古斯大爆炸的時間出現相同,然後網上流傳兩者的經緯度也相差不大。
沃登克里弗塔的最終目的就是跨越太平洋,將電能傳輸到大洋彼岸,很多條件導致這兩者被聯絡到一起。
當然最後這個專案失敗了,原因是資金斷裂。
特斯拉為了無線電能傳輸找到了摩根投資,加上自己的積蓄啟動了這個專案,但摩根集團看重的是無線電傳播,而不是無線電能的傳播。
投資的時候無線電才剛剛發展,不過在年底馬可尼就率先完成大西洋無線電傳輸實驗,這導致摩根撤資,特斯拉只能用自己的錢繼續維持沃登克里弗塔專案。
沃登克里弗塔專案其實就是交流電的一個特殊現象,也是現在很多無線充電手機、無線充電滑鼠等等無線產品的技術關聯技術原理。
當然無線充電和無線輸電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是將電能透過無線的形式傳輸到能夠充電的電池內。
而且本身的技術需求要小很多,傳輸的能級也不會特別大,可以緩慢的將電能儲存在電池裡。
而無線輸電相當於直接讓電能連通可用的裝置當中,比如電冰箱、電風扇大功率耗電機器,讓這些機器都不再使用電線,開始無線傳輸電能。
更誇張的就是特斯拉研究無數年的跨越大洋傳輸電能。
當然無線輸電技術在特斯拉那個年代就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特斯拉也研究出了隔了幾米遠點亮燈泡,但並沒有做到隔著大洋輸送電能。
直到100多年過去,無線電能傳輸其實還是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至於給手機無線充電這樣的技術,只是在當年近距離無線點亮電燈的技術上更加靈活的應用了一下而已。
“陶工知道無線輸電充電的幾種技術嗎?”陳涵問。
無線輸電充電就是剛才陳涵發現的神奇事情,難怪前些日子使用地下實驗室的電路,竟然能夠讓大半個市區停電。
無數的電閘全部都沒有起作用,當時陳涵並沒有去深入調查這些不尋常的事,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修復雪茄型飛行器的事情上。
直到剛才親眼所見,他才提起了足夠的重視。
電能原來可以完全憑空傳輸,這和之前陳涵接觸過的無線輸電技術也完全不相同。
陶舟簡單的說了說自己對無線輸電的瞭解,這裡可是非常高階的研究場所,在戰機上無線電的運用也非常廣泛,其中也有一些小地方用到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衝電目前有四個方式,基本原理都是交流電電磁感應原理而產生。
電磁感應就是磁運動時會產生電流,這也是發電機的原理,而無線傳輸電能基本都是共振原理,簡單點形容假設在1米外有個電機在工作,而另一個相同的電機在1米外,他們的頻率相同因為特殊設計會產生磁共振效果。
a電機的運動會傳遞到b電機上,電能其實相當於重新發電。
這個是第一種方式,也就是電磁共振。
還有第二種同樣有一個電機,透過特殊的設計,將電機中間的導磁體去掉,實際上成了兩個裝置,但兩個裝置都有線圈,一個輸出線圈一個接收線圈,中間雖然沒有連線,但還是有磁場感應。
現在大多數手機無線充電就是這個原理,而無線滑鼠多數情況是第一種方式電磁共振原理。
手機無線充電用電磁感應,去掉導磁體最終就會導致電能傳輸效率慢,距離短等等缺點,幾乎只能在幾毫米到厘米之間的距離傳輸。
另外還有第三種電磁耦合方式和第四種微波諧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