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自己身體上動手,陳涵的干涉點,永遠無法被肉眼看見。

不過這也不是不能解決,能力增強幹涉的點肯定會擴大,大小都可以改變。

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陳涵也可以在頭髮絲上做微雕。

然後別人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或者微雕很多天,直到肉眼可見。

20奈米~15微米,是陳涵個人精神力控制範圍。

好歹也是個高材生,陳涵知道最新的科學研究,加上推測已經證明。

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原子核、質子、夸克等等組成。

曾經有個科普片《從量子泡沫到可見宇宙》大小對比,陳涵印象深刻。

最小的量子泡沫是1.1616×10的負35次方m,只能存在於世間兩百萬億億億億分之一秒的普朗克粒子是1.14×10的負34次方m。

&n,頂夸克1×10的負22次方m,底夸克3×10的負20次方m,粲夸克1×10的負19次方m,奇夸克4×10的負19次方m。

&n。

原子核中的質子,就是由各種夸克組成的。

就像是套娃一般,一個套一個。

改變物質的屬性就要從根本上的質子去改變,而質子中子的大小是10的負15次方m。

質子中子都在原子核中,原子核的大小不同,鈾原子核有10的負14次方m大。

再往上就是各種射線,而射線的波長是1×10的負12次方m。

再往上就是人類電子顯微鏡能看到的最小東西。

氫原子!

&n那麼大。

&n,就是人類藉助科技手段,可觀察物體。

&n。

&n。

&n,阿爾法螺旋,蛋白質結構組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8×10的負10次方m。

基本上細胞改造,就是10的負10次方領域內。

&n,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小環境,有自己的細胞核和遺傳資訊。

也就是染色體,它又是DNA構成的。

學名脫氧核糖核酸,它是雙螺旋結構,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軸盤繞而成,嚴絲合縫沒有一絲兒差錯,DNA主要由四種鹼基組成,它們之間互相配對以氫鍵聯合,形成了穩定的DNA雙螺旋的結構。

人從細胞變成嬰兒,長相智力一切都已經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