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臉想的代表已經把陳涵這邊的條件彙報上去,而臉想的管理層也決定,準備讓手機品牌獨立,讓陳涵佔股20%,結果沒想到過去沒多久。

陳涵竟然變卦了,想要入股他們的總公司。

現在臉想可是國際性公司,因為收購ibm電腦業務、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還有業務擴張的關係,臉想業務遍及全球。

而陳涵在外邊的名聲卻有些不好,要是陳涵入股他們公司,不但會得罪外面的一些資本家,連現在的電腦業務可能也會被影響。

並且臉想的管理層中也有聰明人,很快就看到了股權上的風險。

科院一直還是第一大股東,要是陳涵加入,以陳涵和科院之間的關係,恐怕管理層將來會面臨大換血的可能。

這是很多人都不想看到的,一番討論後,臉想做出一個以後讓他們後悔萬分的決定。

不和陳涵合作!

他們可以找外國合作商們合作,IBM也有最新的技術,不但可以運用在手機上,還可以用在電腦上。

既然華國的大部分手機廠家都和陳涵合作,那他們剛好扛起反抗陳涵的大旗。

那現在外面對國內的各種封鎖,在他們身上豈不是都會取消。

因為很多國外高層的關係,臉想雖然是華資為主,卻有外資的心。

最終還是走向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和臉想相反,化為在召開股東大會討論後,最終決定同意陳涵入股,並且還要提出條件,希望陳涵也成為化為的技術總監,或者化為的最高管理層之一。

要知道化為的管理方式也和其他公司不同,他們有3位輪值總裁,每隔兩年就輪值掌舵整個化為。

現任總裁離開總裁職位後,也能從旁觀者的視角發現問題,並且進行更多的思考。

等上任後再解決這些問題,而且不同的總裁,也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這也能保證管理層不會階層固化,更加具備競爭力。

陳涵當然沒時間去管理化為,最後只答應在技術崗位上掛職,以後有時間了會去化為的研究中心看看,幫大家解決一些問題。

最終在報價上,化為也沒有胡亂報價,而是根據16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盈利,對比騰達、阿狸營收盈利還有股價總估值得到了最終的估值價格。

像是阿狸和騰達目前市盈率分別為22倍、39倍。

根據前三個季度營收表現,預估今年華為總收入將超過8600億元,淨利潤635億元左右。

化為還有一個重要資料,就是全年研發投入1300億元。

而阿狸和騰達全年研發沒有超過400億,根據權威統計,目前華國五百強企業中,化為投入最高,第二名阿狸370億,第三名華石油集團270億,第四名華航天250億。

一直到第六名才是騰達,今年投入研發資金220億,下面分別是移動、吉利、度娘、上汽等公司。

前5名另外四名加起來才比得上化為的研發投入,從這裡來說,化為的高研發資金投入,影響了盈利,自然要在市盈率上多談一些價格。

不過這次化為非常有誠意,並沒有多要求陳涵拿出更多資金。

按照阿狸的市盈率化為的估值在,化為市值將只有14000億元,按照騰達市盈率估算則大約為24453億元;

當然這麼計算不太準確,因為化為如果是上市企業,他可以更改發展策略,把市盈率做的很高,那時候股價就很可觀了。

所以還可以按照上市公司的市銷率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