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萬靈魂之力投入到相位神經元技術中,陳涵果然捕撈到了IBM研究出的相位神經元技術。

陳涵很興奮,這意味著至少在地球上的科技,他都可以攻破。

只要付出足夠的靈魂之力,什麼技術都可以研究。

反而因為他還獲得了蜥蜴人的生物材料技術,肯定可以在效能上超越國外。

最終的結果就是華國的科技越來越領先。

陳涵的五百萬靈魂之力都沒有花光,還剩下100多萬,相位神經元技術已經全部知道了。

原來相位神經元技術還真是完全模仿神經元細胞,IBM幾年前就可以移動原子製作動畫,他們有一定的微觀觀察能力。

看不到神經元細胞內部的一些具體結構,他們卻可以觀察神經元細胞突觸的工作原理。

什麼時候突觸和突觸相連,什麼時候分開。

根據規律就可以製作相位神經元技術。

其實他們也早就知道,儲存資訊是因為神經元細胞突觸的不同連線。

陳涵當初在學術討論會上說出的理論,外媒報道上沒有承認,私底下學者們肯定也是認可的。

現在很可能研究相位神經元技術的團隊,也在想辦法找到靈魂結構體,只是這就不是現有的物理裝置可以觀察到的資訊了。

陳涵發現他們也是使用了一些特殊材料。

物理學的進步,很多時候都需要靠著材料的突破才行。

不管是晶片還是電池,每當攻破一種新材料後,都可能獲得突破。

甚至是核聚變小型化發電技術,理論其實大家都已經完善了,就是無法攻破材料問題,找不到能夠承受核聚變帶來的高溫。

最後只能考慮用磁約束技術來控制“小太陽”。

新的材料依舊是物理材料,就連合成辦法陳涵都清楚,難怪IBM壓根沒有拿出來商用,原來是因為製造這種新材料的成本非常高。

即便是一片相位神經元晶片需要的資金,都快趕得上製作一臺超級計算機。

他們需要獲取稀有元素,用到大量電能使用粒子對撞機去實現。

還有的材料,就是傳說中的石墨烯。

石墨烯材料很早就發現,沒有商用的原因,也是因為成本太高,還沒有更好的提取技術。

陳涵露出微笑,因為他現在掌握了很多微生物原材料製作,其中有一種微生物材料,就和IBM使用的原材料特性相近,並且比IBM用的材料特性還要好的多。

就算是石墨烯陳涵也獲得了一種提取辦法,非常簡單就能高效獲取石墨烯。

現在市面上也有石墨烯在販賣,價格根據純度不同,有高有低。

低的幾十塊一克,都稱不上是石墨烯了,像是高純度的石墨烯,每克價格甚至能超過5000元。

這可就比現在陳涵還在生產的智慧藥原材料價格都要高了,陳涵的智慧藥目前也就1000元每克。

陳涵決定先弄出一些高純度石墨烯,因為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最薄的奈米材料,300萬層覆蓋在一起,才只有頭髮絲大小。

並且透光性極強,對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的透光率均達97.7%,相當於純透明瞭,比玻璃還厲害。

普通玻璃的透光率才86%左右,光學玻璃透光率可以達到92%左右。

但除了導電玻璃其他玻璃並不導電,石墨烯卻有非常好的導電率。

透明、導電,這幾乎就是未來電子裝置製造必須使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