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裡還寫了陳涵推測出的神經元細胞生物電迴圈,以及靈魂結構體等猜想。

他甚至還弄出很多示意圖,非常科學的分析這一現象。

最新的論文出來,導致顧虹看陳涵的眼神很古怪。

她指著靈魂結構體和記憶生物電迴圈說:“這些資料是怎麼研究出來的?你又沒有研究人體,關於大腦的研究,國外都還在摸索啊。”

“嘿嘿,猜想,猜想,外婆你就說邏輯上有沒有問題吧!”陳涵摸著後腦勺笑道。

顧虹搖搖頭,還是想不明白怎麼回事。

上次外孫和她說知識天授的事,她以為就一些基礎知識,現在連大腦的研究都能夠靠著想象完善起來了。

真是匪夷所思。

但燕窩酸U型微生物這樣的研究成果,無疑證明外孫的猜想都化為了現實。

“好吧,不過你的論文的這幾個知識點,依舊引用了國外的一些研究,還需要修改修改,把引用加入進去。”顧虹想了想說。

陳涵皺眉道:“可是這都是我想出來的,沒有借鑑啊!”

“那也沒辦法,誰讓別人先研究出來這個原理了呢,你現在寫了記憶生物電迴圈結構,靈魂結構體這些新東西。”

“以後別人研究的時候,驗證了或者繼續深入研究,自然會引用你的論文。”

“在學術領域,都是相互交流提高的,去改吧。”顧虹揮揮手說。

“那是哪些論文外婆你知道吧?”陳涵不甘心的說。

“我那記得清楚,大概有點印象,你自己去知網查唄,你以為人人寫論文都像你這樣,憑空就寫出來啊。”

“有的博士寫論文,光是研究相關領域的論文就要幾年時間,只有對行業無比了解,才能研究出新的成果,不然說不定就重複研究了呢?”顧虹沒好氣的說。

她真有點羨慕外孫這種能力了。

想當年為了寫一篇論文,她又是四處請教求學,又是住在圖書館,那有陳涵這麼輕鬆。

陳涵只能苦逼的查資料,瞭解整個行業動態,翻看無數專家論文。

還別說經過這一番折騰,陳涵對神經、記憶、細胞等等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不少專家研究都很有意思,而且也比較深入,其中也有不少猜想。

有的正確,有的陳涵親自微觀觀察後,發現確實有這種現象。

他要是有空,甚至能夠根據一些猜想去寫論文。

只不過陳涵興趣不大,一些細枝末節的研究他都懶得親自出手了。

要是以後找一些助手,倒是可以把這些課題讓他們做,陳涵掛個名。

三天時間,陳涵都在學習修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