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會冬眠,也只有陳涵可以重啟微生物,這對陳涵算是個好訊息,意味著他的底牌又多了一個,不怕其他人把這項技術學去了。

陳涵也不準備主動告訴孟院士宣佈公佈論文什麼的,說了他們估計也不會信。

順其自然就好。

接下來的幾天陳涵在別墅有培養出很多微生物,智慧產業規劃部的人也來了一趟,重新規劃微生物的價格。

以前每克500萬,如今陳涵每天可以產好幾斤,隨著時間發展,產量還在倍增。

上面也不能繼續以這麼高的價格收購微生物了。

最後協商討論後,決定以10萬每克收購,價格縮水50倍。

這個價格將至少維持1個月時間,不管這個月內陳涵提供多少微生物。

陳涵知道這也是上面想照顧他,故意給的條件。

要知道現在他一天可以生產4斤,第二天就是16斤,當然並不能無限制繁殖。

上面肯定算的很清楚,第一個月基本不會提供奶製品給陳涵。

消耗的就是收購來的燕窩。

而在深城倉庫裡的燕窩,只有6.6噸。

一共13200斤,提取出的燕窩酸至少縮水100倍以上。

最終得到的燕窩酸只有132斤,其實微生物的消耗和吃的數量差不多。

就算縮水也只縮水一點點,最終收穫的便是至少120斤微生物。

一共6萬克,真以10萬計算,只有60億。

成本就是收購燕窩的1億,以後燕窩漲價那肯定成本也會提升。

反正現在來看,簡直就是暴利。

為了配合炒作,這些事都會公開出去,想要炒作燕窩的人,很容易就跟著上當了。

陳涵待在別墅的實驗室生產微生物,甚至還有字母臺的記者過來拍攝,國內在微生物領域取得巨大突破,字母臺當然也會報道。

在採訪期間,國內影響因子最高最權威的期刊《細胞研究》刊登了一篇論文。

論文的標題是:“微生物對神經元細胞的影響。”

學術圈的人最先注意到這篇論文,和普通人不同,他們是專業人士,對於《細胞研究》很瞭解,知道它的權威性。

只要論文發表了,基本上就屬於已經證實是沒問題的論文。

像是有些期刊,只要給錢什麼內容都可以上。

甚至鬧出過笑話,什麼熟雞蛋反生論文。

專業人士看了這篇論文後,也有點不理解,因為這篇論文實在太簡陋了。

幾乎就是網友們常常說的民間科學家,簡稱民科寫的論文。

裡面沒有詳細的實驗步驟,幾乎就和熟雞蛋反生論文差不多,通篇充斥著猜測可能也許之類的字眼。

不少學者甚至覺得是不是《細胞研究》墮落了。

也開始恰爛錢,這篇論文也沒有發表在很顯眼的位置。

而是夾在期刊中間的一塊不起眼的地方。

這更加讓其他人覺得這論文是走關係刊登發表的,有的人已經開始寫舉報信了。

記憶分子液的事只有華國頂尖的一批院士專家才清楚,其他地方一直在保密狀態,一些大學的教授本身具備很高的學識,他們更加相信是期刊出了問題。

能夠提高記憶力的研究成果,怎麼可能是華國研究出來的,連漂亮國都沒有這項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