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抑制劑「求推薦打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這個抑制劑技術,陳涵相當於花費了1000萬靈魂之力。
之前的收穫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東西,基因鎖技術不全,還是外星人研究自己基因的技術,只有參考意義沒有實用價值。
所以最有價值的還是抑制劑技術!
陳涵慢慢消化這部分知識,很快臉上出現笑容,他已經知道該怎麼使用這項技術了。
說起來原理並不難,目前困擾U型微生物體外繁殖的地方就是分裂速度慢。
U型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不同,其他微生物很多都是原核生物,而U型微生物屬於真菌是和細胞一樣的真核生物。
一些細菌微生物的分裂都很快。
原核生物的分裂週期,又叫代時,基本上都在幾十分鐘這個區間。
一些分裂快的微生物,甚至可以在10分鐘以內分裂一次。
比如一些單胞桿菌,在適宜培養條件下,代時竟然只有9.8分鐘!
U型微生物很可惜是真核生物,所以速度遲緩,每隔十二小時分裂並且還會在幾個或者十幾個聚集時,基因崩潰。
真核生物無疑要比細菌這樣的原核生物複雜的多,不然也不會有基因崩潰這樣的事。
要解決繁衍複製效率問題,只有加快分裂速度,讓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那樣快速複製。
陳涵都不用考慮加快速度的問題,他只需要解決分裂崩潰的問題。
只要不崩潰,12小時翻一倍,即便只能活幾代,效率也會非常高了。
越往後生產速度越快。
根據陳涵之前觀察分析,必須要把U型微生物繁殖的微生物隔離開,這樣才不至於崩潰。
而微觀世界想要分割控制不是容易的事。
目前人類觀察微觀世界主要靠的電子顯微鏡,要控制原子移動就需要用到掃描隧道顯微鏡
了。
它的原理大概就是對著觀察物體發射電子,根據電子資料反饋顯示出物體形狀。
最大可放大幾十萬倍,陳涵實驗室就有一臺,價格也不便宜,進口需要四五十萬。
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物體後,想要控制就用儀器上的微小奈米探針,精確操控原子。
這個工具在微觀世界,奈米科技時代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IBM用原子拍攝動畫,大概也是用的差不多的原理。
京城那邊無法批次生產,就是因為他們不可能配備無數價格高昂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控制微生物。
如果要根據這個原理設計出一套機械裝置,對微生物複製來說,投入過大而且不一定成功。
陳涵之前想的辦法就是有一種特殊液體,可以讓分裂的U型微生物和原來的隔離開。
但想要實現卻非常困難。
物體的密度差異越大,越不容易融合比如鐵和木頭這種固體很難相融,但一些液體卻容易融合。
而空氣這種氣態的東西,裡面更是包含了多種元素。
但U型微生物真菌是微觀世界的固體,也不能轉化為氣態,甚至液態。
真轉化為液態,也不用U型微生物繁衍了,直接製作成記憶分子液吧。
培養U型微生物時可以新增水,如果再加上其他東西,又有可能毒死微生物,總之難以伺候。
靠陳涵自己想,或者做實驗這輩子估計都弄不出來。
但現在全部研究成果都擺在他面前。
陳涵知道了一種專門針對U型微生物真菌的專用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