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全球健康》(Tobal Health)

《柳葉刀血液病學》(Togy)

《柳葉刀老齡健康》(Tthy Longevity)

……

十幾二十種期刊,要是被分類期刊透過,影響因子會低很多。

主刊去年的影響因子竟然達到了68,今年估計能到70多。

《細胞》《自然》《科學》這些頂級期刊,也才40出頭的影響因子呢。

國內最頂級的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目前影響因子達到了20.5左右。

剩下的比如《國家科學評論》在16.5左右,《多樣的真菌》15左右。

像什麼《奈米快報》《分子植物》《蛋白和細胞》之類的期刊,在國內也算前十的期刊,影響因子普遍只有10幾點。

如果陳涵的論文真的在《柳葉刀》主刊發表,70多的影響因子,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給他發個教授頭銜都不會唐突。

其實把記憶分子液給其他實驗室是驗證也有好處,那就是他們需要用到很多原材料“燕窩”。

而現在手握“燕窩”最多的人,恐怕就是他們陳家了。

爺爺和外公源源不斷的收購燕窩寄回來,都專門租賃了幾個倉庫存放依舊有些不夠用。

等到論文被廣泛傳播,世界各地實驗室都開始拿燕窩做實驗的時候,燕窩的價格肯定會瘋漲。

這時候陳涵也可以脫手一批燕窩了。

休息了幾個小時,等精神力全部恢復後,陳涵先去地下實驗室,把今天份的記憶分子液提取出來。

陳涵在用異能繁衍微生物的時候,任何人都不準靠近實驗室。

他把自己反鎖在裡面,花了幾分鐘就培養了幾個培養皿微生物。

隨後的步驟才叫複雜。

京城那邊找不到提取方法,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陳涵不進自己肚子裡仔細觀察,也不會發現奧秘。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也會形成不同物質,表現出的特質也不同。

最直觀的就是水,他有水蒸氣冰還有流體等形態。

U型微生物同樣如此,它很能耐高溫,幾十度都不會溶解,上百度高溫才能溶解U型微生物,但只會得到一團無用的殘渣。

必須完美模擬腸道環境,在38度左右的溫度下,同時用腸道消化酶以及其他腸道未知液體去溶解U型微生物,這才能夠得到記憶分子液。

而腸道消化酶存在於唾液、胃液、膽汁、胰液中。

陳涵就是利用異能從自己身上分離出消化酶和未知液體,這才得到了記憶分子液。

產量依舊不會特別高,他身上能弄出來的提煉液也有限。

還是需要尋找更加好用的批次生產法,才能大規模產出記憶分子液。

眼看著靈魂之力馬上過1000萬,陳涵意識進入腦海,準備開始百連撈!

基因鎖、抑制劑今天他就要弄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