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回別墅幾天後,所有寵物測試已經完成。

結果表明,在低智寵物身上,培養不出U型微生物,它們的腸道微生物群裡,壓根沒有U型微生物。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智慧遠超其他動物。

除了基因優勢以外,還因為腸道微生物群中,有能夠讓記憶細胞,神經成長的元素,也就是U型微生物。

所以說小時候還是要喝奶,尤其是喝母乳,這對發育很有好處。

根據實驗室研究,母乳中的燕窩酸成分,比牛奶羊奶之類的奶製品高出很多。

現在其實很多人都在提倡母乳餵養小孩,其實也是發現母乳餵養的孩子,生病少而且似乎也會更加聰明。

當然還有很多實驗是值得進行的,比如讓嬰兒吃燕窩。

不知道會不會讓嬰兒大腦發育加快。

理論上說,這是可行的。

但畢竟這麼做,可能導致嬰兒缺乏其他營養元素。

最佳解決辦法,依舊是在奶粉中新增U元素。

涉及到人體,陳涵都沒辦法測試,還是交給京城那邊的實驗室去做吧。

這幾天除了測試出寵物沒辦法生產U型微生物外,陳涵再次用自己當做培養溫床。

重新提取出少量U型微生物。

然後用異能擴充種群,現在又擁有了十幾個培養皿的U型微生物。

數量沒辦法提升,每天只要陳涵不用精神力干涉,微生物都會死亡。

所以現在的培養模式是,先用少量微生物放在培養皿中,用精神力干涉吞噬速度,讓微生物的細胞加速,獲得大量微生物。

如果不再幹涉,第二天這些微生物不會再分裂,而是自動崩潰。

這就需要物理滅殺U型微生物。

在這之前,還必須保留火種。

剛從翔中提取,分裂次數比較少的U型微生物就是源細胞火種。

這些火種需要單個微生物存放,不用異能操作非常困難。

好在陳涵的異能可以輕易做到。

只要超過幾個或者十幾個U型微生物待在一起,那就會觸發基因崩潰。

U型微生物的效果就會失效,只有分泌出的U元素尚且能夠有效。

陳涵每隔十二小時,分割一下U型微生物,就永遠有“火種源”。

然後用異能瘋狂分裂就行了,不再需要繼續折騰自己的腸道。

京城的實驗則是陷入瓶頸。

這些天他們也做了無數次實驗,最終驗證出大規模製取法非常難以實現。

單個U型微生物儲存他們可以做到,每隔12小時分離也可以做到。

但依靠這種速度體外繁衍,卻難以做到。

簡單用數學計算就能明白問題所在。

假如1克粉末中,含有1億U型微生物屍體。

豈不是要安排一億臺微生物分離儀器,才能保證U型微生物的存活。

最終的結論便是,還是需要體內體外同時繁衍。

體內繁衍的效率會提高體外繁衍的效率。

最終解決辦法,還需要研究,所有人的期望都落在顧教授身上。

因為當初顧教授就送來了起碼幾毫克的U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