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錯特錯(第1/2頁)
章節報錯
吉時和易文翰幾乎同時看完手中的舊報紙影印件,從民國時期的百樂門回到現實。
吉時率先發言,感慨說:“我終於明白喬川這本加密筆記的奧義了!”
易文翰卻微微搖頭,“謎題並沒有全部解開,喬川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來承認錯誤?”
“也許是他礙於面子,不想直接認錯,所以……”吉時話說到一半,自己把自己否決了,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不願承認錯誤,死了就會願意讓後人知道自己當初多失敗了嗎?顯然不會。
孫教授和劉非莫名其妙,不懂這兩人在說什麼,什麼承認錯誤。
劉非先發問:“你們的意思是,喬川錯了?這案子,他抓錯了人?”
吉時和易文翰一起點頭,並且竟然異口同聲地說:“大錯特錯。”
“哪錯了?”劉非趕忙收回影印件,再去看。
吉時的推理課堂又找到了一名學生,他樂得過一回施教的癮,而兩份影印件正好就是老師和學生手裡的教材。
“首先,我們來看段燃和喬川第一次一起進入現場這一段。他們倆達成共識,現場有打鬥痕跡,喬川還說兇手和死者可能勢均力敵,打了一會兒,兇手運氣好,先搶奪了菸灰缸這個兇器。”
“對呀。”劉非一邊看一邊肯定地點頭。
“可是後面段燃說,他的人在現場找到了一塊染血的手帕,看上面的血跡,應該是兇手隔著手帕用菸灰缸行兇,以避免留下指紋。”吉時提示。
劉非反應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對呀,如果是在打鬥中,哪有那個功夫掏手帕,隔著手帕拿兇器去掩飾指紋?兩人勢均力敵地在打鬥糾纏,一來對方不會給他這個時間,二來,他應該也想不到這些,看到菸灰缸就直接拿來砸死者的頭。”
“是的,如果是臨時起意的行兇,不會用手帕去掩飾指紋,而應該是在殺人後,擦拭兇器上自己的指紋。所以呢?”吉時又習慣性循循善誘。
“所以打鬥什麼的都是兇手偽裝的假象,兇手也不一定是跟死者勢均力敵的男人,有可能是跟死者共處一室,趁死者背對的時候出其不意。既然是早有準備,自然會用手帕……啊呀,難道是小百合?”
“兇手是小百合。”易文翰淡淡地給出結論,“幫小百合善後的是她的同夥”。
“同夥?”孫教授的興致也被調動起來,“誰呀?”
“薩克斯樂手、鋼琴樂手和潘鳳。”易文翰擔心吉時也要給孫教授上課,趕忙給出答案。
“潘鳳?”劉非先忽視兩個樂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潘鳳身上,“潘鳳果然說謊了?說謊的不是周智,而是潘鳳?”
“周智是無辜的,所以最後他才提議詢問當時後臺的其他舞女,她們如果不是潘鳳的同夥,又沒被其他利益和力量所左右的話,應該可以作證,當時潘鳳的確是支走了她們。”吉時解釋。
易文翰嘆息,“只可惜啊,喬川放過了這條線索。不知道是不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想要在小百合面前表現,或者是他能力不濟,又或者他明知真相,故意放任錯誤繼續下去。”
吉時說:“我覺得是第一和第二種可能。”
“等一下,”劉非打斷吉時,“你們的意思是,兇手故意嫁禍給周智?難不成周智的那些同學,就是案發時間段把周智藏在後臺的同學,也是他們的同夥?”
吉時回答:“非也,周智的同學就只是單純的壞,並不是同夥。兇手和同夥也並不是故意想要嫁禍給周智,只是周智湊巧適合做替罪羊,所以他們將計就計而已。因為只要有了替罪羊,他們就安全了。潘鳳在後臺發現被人算計的周智之後的確起了惻隱之心,是真心想要幫忙的。那時候潘鳳並不知道同一時間段她的同夥們正在殺人。”
易文翰跟吉時不謀而合,在沒有任何交流的前提下,相信彼此得出的事相同的推理,於是便補充:“後來龐健生死訊傳開,她不用同夥確認,便已經確定是同夥所為。為了共同利益,不用別人跟她說什麼,她自己便主動自覺地栽贓周智,保護同夥。”
“那不對啊,”孫教授搖頭,“既然潘鳳當初幫周智脫身的時候沒想過嫁禍,那她說她有弟弟,跟周智年紀差不多,這就應該是真的。可後來面對警察,她很自信說她沒有弟弟,她就不怕警察真的調查她有沒有弟弟嗎?”
吉時脫口而出:“一看孫教授就是沒接觸過舞女。”
易文翰高聲咳嗽,示意吉時失言了,不尊重長輩,說話不經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