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文翰下樓,來到街對面,從斜後方偷偷接近那個人,然後警惕地冷聲問:“你在這做什麼?”

那人被身後冷不丁冒出來的聲音嚇得一縮脖子,轉身一看,露出笑容,“哥,還真是你。這裡出命案了嗎?看你們陣仗不小啊。”

“你在這做什麼?”易文翰冷冷重複。

“這個嘛,說來話長。”吉時說的是實話,他來這的目的得從他的學生楊悅開始講起。

“鬼鬼祟祟在案發現場外徘徊,又說不出理由,你這是想當嫌疑人啊。我倒是不介意多盤問一個,跟我走一趟吧。”

吉時忙擺手,“誤會誤會,我不是不告訴你,是真的說來話長。要不,你請我喝杯咖啡?”

易文翰剛想說:請你喝咖啡?我怎麼那麼稀罕你?卻被吉時接下來的話生生給逼了回去。

吉時說:“雖說這事兒說來話長,但一言以概之,我是來查嚴正浩的。”

易文翰說:“AA制。”

街角的咖啡館裡,吉時從頭講起,無視易文翰一再要求快進,按部就班,用自己的速度節奏,力求把經過講得詳細,動機講得明白。尤其是有關那句被眾人誤讀的“貧賤夫妻百事哀”的來龍去脈,前文後情。

為了讓易文翰更好理解,吉時還給他看了嚴正浩那幾篇博文的截圖。

易文翰一邊看,吉時一邊在旁講解。

“接下來,我們重點來講最重要的四篇博文,”吉時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以代替敲黑板,提醒易文翰進入關鍵部分,要集中精力,“先來看第一篇……”

“第一篇,這個寫手寫到‘我永遠的失去了你’,這個白勺的使用錯誤,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土也地。既然你之前說微博最開始的內容都是出自嚴正浩之手,而且‘的地得’使用準確。那麼由此可以得知這篇博文不是出自文學青年、嚴謹的嚴正浩之手,而是代筆寫手。”

易文翰語速極快,強行提速,他還急著趕回局裡,沒工夫在這聽吉時講課。

吉時被搶答,先是愣了一下,而後繼續:“其次,這個寫手的第一句……”

“第一句便明確表明了楊熙死於三年前的夏至,也就是2018年6月21日。可嚴正浩的微博第一個有關楊熙的博文只是說明楊熙是在夏至那天被綁架而已。按照當時案件的發展,綁匪於22日打勒索電話,嚴正浩22日當天報警,23日,綁匪把楊熙的心臟放在楊家附近的垃圾箱。那麼這個寫手說夏至那天永遠失去楊熙,其實並不準確。”

易文翰再次搶先。

“對呀,寫手等於是預設了楊熙死於21日。哥,你知不知道楊熙到底的具體死亡時間?”

“不知道,一來,3年前這案子我沒參與,二來,只有死者的心臟,很難精確界定到底死於21至23日的哪一天。”

“可如果這個寫手非常清楚,其實楊熙就是死於21日呢?如果他就是兇手呢?”吉時昨晚便萌生出這個大膽的猜想,殺害楊熙的兇手就是嚴正浩的團隊的寫手,所以他今天才趁著上午沒課來這裡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到可疑的員工。

“你這個猜想太過牽強。嚴正浩的團隊水平參差不齊,人少活多,寫這些的時候隨意了些。”易文翰說完,又去看吉時給出的第二篇博文。

吉時馬上講解,“第二篇,這個寫手寫到‘你一定煩躁的很',此處應該用‘得';這個寫手使用‘七月流火'一詞也是錯誤的。”

“七月流火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可是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句形容天氣酷熱的詞而誤用。”易文翰蹙眉思考,下意識順著吉時的思路解釋,“所以推斷這篇也不是嚴正浩寫的。”

吉時又一次對易文翰刮目相看,刑警的文化素養比他想象中要高啊。

“還有,為什麼說天氣熱兇手就要煩躁呢?是因為這個寫手想象出了在大熱天兇手殺害楊熙並挖出心臟處理屍體的畫面?那麼為什麼這個過程留給兇手的不是恐懼、刺激、噁心、後悔等,而就是煩躁呢?”吉時特意壓低聲音,免得被周圍人聽到。

“你想說,因為這個寫手就是兇手,他真實的感受就是煩躁?”易文翰反問。

“有可能不是嗎?”吉時急於得到認同,音量又高了些。

“你知不知道水軍每天有多少工作量?你指望他們能嚴謹?是你老毛病又犯了,過度解讀。”易文翰不以為然。

“好吧,那我們來看第三篇,”吉時又敲桌面示意易文翰繼續往下看,“第三篇,寫手寫到‘我無能、懶惰、一無是處',這明顯就不是嚴正浩。嚴正浩的字裡行間是有股傲氣的,哪怕是在失業期間,他這個文學青年也一直秉持著文人的傲骨。更別提用一無是處這個詞來形容自己了。”

“所以你認為這個寫手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描述他所認識的嚴正浩,後面的發問,其實是他對楊熙的質問:那個男人有什麼好?怎麼就值得你為他做這麼多?”

“你也想到了是吧?所謂的‘你一定後悔了'也是他的一種自我安慰,他希望楊熙後悔與嚴正浩相愛;所謂的‘你對我的愛反而給你帶來了災難'指的也不是楊熙為愛情和結婚而拼命工作加班,途中遭遇不測,而是因為楊熙因為嚴正浩而拒絕了此人的表白,對方惱羞成怒,衝動殺人。”吉時一口氣說完,暢快淋漓。

“你想說,這個寫手是嚴正浩的情敵,他喜歡楊熙,愛而不得後殺人,如今在尋求自我安慰。他雖然是以嚴正浩的口吻寫出了這些信,實際上都是在表達自我。”易文翰又一次看時間。

吉時示意易文翰繼續看,講解道:“‘你就是個普通的芸芸眾生'是病句,更正過來應該說‘你就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個人。'顯然,這篇博文也不是出自嚴正浩。”

“你想說,這個寫手,也就是兇手,他有家庭,也有喜歡的人,正是楊熙。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他想要表達自己並不是泯滅人性的殘忍殺人變態。他特意提到自己的父母,其實也是在自我暗示,一旦自己的罪行暴露,自己的父母會有多麼痛苦。所以他必須要掩飾好自己。”

易文翰不得不承認,一旦接受了吉時的設定,再看這些博文,真的很像是出自兇手之手。但是,這個前提設定太有主觀性了,易文翰不能苟同。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這四篇微博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殺害楊熙的兇手。當初的案子不是綁架,而就是表白被拒後殺人,楊熙當場就死了。兇手是楊熙的追求者,為了掩飾自己,他故意以綁架混淆視聽。”吉時收回自己的手機,總結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