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站在龍角之間,繼續控制著黑龍衝殺,所過之處吐蕃士兵紛紛退讓,避之不及者都在黑龍的火焰下化作灰燼。

因為沒有人抵抗,李寬也不著急出去,慢悠悠的開闢著道路,好讓身後的一萬唐軍能夠及時跟上。

大唐戰士們提心吊膽的跟在黑龍後面,生怕吐蕃士兵們再次殺上來。

沒辦法不害怕啊,他們可是被二十萬大軍包圍著,一個不小心就徹底涼涼,而且吐蕃大軍現在讓路,不過是被李寬的氣勢嚇到,還沉浸在李寬斬殺了大賢者之後的恐懼中。

一旦吐蕃士兵反應過來,一擁而上,隔絕唐軍與黑龍的聯絡,那可真就被徹底包餃子了。

不過現在雖然處於危險之中,但情況要比一開始的時候好上不少,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個死局,連一個突破口都沒有,現在李寬為他們開闢出了一個突破後,只要擴大這個優勢,他們就能逃出去,甚至成為最後的贏家。

現在不知是白起和程咬金,所有的唐軍心裡面那叫一個高興啊。

在這種困境之下,已經陷入絕境之中的情況下,居然還能找出一線生機,從二十萬大軍中殺出去,往後出去,這件事絕對能軍中吹噓一輩子。

為了增強氣勢,更好的震懾吐蕃士兵,程咬金大吼一聲。

“擊鼓!”

鼓,是打仗必備的東西,不僅僅是為了法號施行,更重要還是為了提升士氣。

鼓音震盪激昂,士兵們就會隨著樂律衝殺向前,忘乎所以。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有人隨身帶鼓。

很快有人拿來了行軍鼓,白起接過鼓,準備擊打衝擊時被程咬金攔住。

“白將軍,你會擊鼓嗎?”

不是程咬金看不起白起,主要是白起那個年代,可能鼓的作用還不是提升士氣,萬一白起打錯了,那就扯淡了。

白起拿著鼓錘不屑的說道。

“擊鼓而已,我雖是莽夫,但看過的條禮樂之事不再少數,讓我來肯定沒問題。”

白起說的是實話,他前世可聽過不少樂曲,絲竹管絃不會,敲鼓在他看來卻簡單,聲音越響越好,節奏越快越好,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想到馬上要衝出包圍,回到松洲,白起心裡那叫一個高興啊, 內力灌注於鼓槌之上,敲了下去。

聲音如雷,差點沒把程咬金給振聾,餘音足足傳了千米。

還不等程咬金阻止,白起又是一鼓錘下去,緊接著“咚咚咚”的聲音不絕於耳,攪的人頭昏腦漲,心煩意亂,就像是有幾百個銅鐘在耳邊捶打,比唐僧的緊箍咒還煩人。

白起敲的鼓樂,聲音大,速度快,但是沒有任何節奏,就像是噪音般惹人煩悶。

行軍在前的李寬聽見了這個聲音,聽見這令人煩躁的鼓樂,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以為是吐蕃的噪音攻擊,眉頭一皺,扭頭看去卻發現是白起在馬背上敲擊著戰鼓。

周圍計程車兵們都捂著耳朵一副“我要死了”的嫌棄模樣,而白起還不自知的沉浸在自己的創作之中。

這一幕,讓李寬無奈,敲成這樣子了,竟然還有自信,不愧是白起啊。

李寬發現,白起自從被複活後,行為越來越隨意,哪兒還有殺神將軍的威武在,而且你敲鼓就敲鼓吧,好好敲不行,非得製造噪音折磨大家,這不是添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