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這個罪名,李寬笑了。

李世民果然很機智,這個可有可無的罪名,能堵住大多數人的嘴巴。

況且如此強硬的斬殺,也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果然,沒人再說話,這個時候李寬才走了進去。

宣政殿上,百官精神抖擻,神態恭敬,唯恐又被惱怒的李世民裝上什麼衣冠不整,體態不端之類罪名。

萬一被拉出去斬了,那可就太虧了。

所以晃晃悠悠進來,吊兒郎當站在那裡打哈欠的李寬顯得有些另類。

不過李世民也不會對李寬怎麼樣,這讓百官心裡酸的啊。

說好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呢,怎麼對待自己的兒子,就這樣區別對待。

龍椅上的李世民掃了一眼下面的百官,很滿意百官沉默害怕的態度,問道。

“今日早朝,諸位有何事彙報?”

房玄齡站了出來稟告道。

“啟稟陛下,冀州突逢暴雨,天災臨門,大量農田畜牧失守,我等開倉放糧,但大雨不停,故而災害不止,且有不少百姓受了風寒之苦,整個冀州名不聊生,希望陛下儘早作出決斷。”

聽見這話之後,李世民眉頭不由得緊皺。

天災之事,他也無能為力,何況大雨不止,此乃天為,人為無力更改。

而洪澇之後必有瘟疫,這也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哪怕以李世民的智慧,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想了想,李世民將眼神看向了在場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針對這洪澇一事,爾等可有良策?”

滿朝文武閉口不言。

他們哪兒有什麼好辦法,大雨臨門,難道還能讓大雨散去不成。

天災之事,非人力不可更改,何況冀州那麼大的地盤,就算開倉放糧,但針對難民也沒有辦法處理啊。

對於天災,自古以來都是聽天由命,老天爺什麼時候停雨,天災什麼時候結束。

以人力抗衡天災,在大家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

文武百官都不敢當出頭鳥,攬了這大活,肯定沒辦法解決,到時候怪罪下了,會成為天災的替死鬼。

就在滿朝文武沉默之際,李世民一籌莫展之時,打著哈欠,滿臉疲憊的李寬站了出來,說道。

“父皇,既然沒人願意處理這件事,那就讓我去吧,說不定兒臣有辦法。”

百官聽聞此言,都被驚呆了。

沒想到李寬這個時候會站出來,還說了這麼霸氣的話。

在大家看來,李寬這個瘋太子的瘋病肯定又犯了。

縱然李寬有驚天之能,而且背後有仙人相助,但面對如此恐怖的天災,非人力可抗衡的。

在百官看來,哪怕是仙人來了,面對這種程度的天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可能有決絕的辦法。

看見李寬出頭,李世民心裡寬慰,危難之時還是這個當兒子的願意站出來解圍。

但李世民也不放心李寬,畢竟天災之事,可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寬兒,這件事,你有多大的把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