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嫣的手段(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目光迷茫的兒子,張嫣也有點心疼,雖然朱慈煌從小就是被朱由校教導長大的,又執掌了近四十年朝堂,但是朱慈煌的政治手腕實際上並不高明,甚至只能用平庸來形容。
因為在朱由校離開大明之前,有朱由校鎮壓,根本沒有人敢鬧騰,無論朱慈煌下達了什麼命令,基本上沒人敢陽奉陰違,而朱由校離開時,又將大明世界中的強者盡數帶走,加上皇權強勢,其他剛升上來的官員自然更沒膽子陽奉陰違。
瞎想了片刻後,張嫣才淡淡道:“煌兒,你認為若是現在朝廷下令廢除儒家,會有什麼後果?”
會有什麼後果?
聞言,朱慈煌不由一愣,但很快也就反應了過來,現在各地的儒家豪門都因為自家家主的離開而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如果這時候朝廷下令廢除儒家,那很難說會不會變成一場大亂。
而且想要廢除儒家,他必然要藉助諸子百家的力量,諸子百家本就對儒家懷有敵意,有這種落井下石的機會,很難說不會有人暗下狠手。
畢竟這些儒家豪門都擁有龐大的家業,這麼大一塊肥肉就在眼前,不借機將那些儒家豪門生吞了,那諸子百家的人也太仁慈了。
幾乎可以預見,一場大亂將是不可避免的,雖說以朝廷的力量,平定這些大亂不難,但是中原難免元氣大傷,中原之外那些儒家官員也必然會起事,沒人會願意等死。
可若是現在不廢除儒家,等儒家官員們反應過來,無論是自願還是被逼,這些儒家必然會結成同盟以求自保,到時再想廢除儒家就不可能了。
看到朱慈煌沒有說話,張嫣接著說道:“正所謂堵不如疏,儒家肯定要廢除,孔衍樘他們在儒家的影響力太大了,不廢除儒家便相當於在大明的心臟插著一把刀。”
“而讓其他人去對付儒家的官員,肯定會出大事,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儒家自己內亂。”
“許峰賓他們是儒家在朝堂上的代言人,若是他們出手廢除儒家,那麼大亂的風險就會被降到最低,到那時,只要煌兒你再給許峰賓他們一些賞賜,各地的儒家豪門必然會主動切斷和儒家的關係。”
“兒臣明白了。”
聽完張嫣的解釋,朱慈煌也明白了張嫣讓許峰賓他們出手對付儒家的用意。
現在各地的儒家豪門就像一個即將溺死的人,哪怕只是一根救命稻草,他們也會緊緊抓住。
而中原之外那些儒家官員的家眷族人都在中原,不到真的萬不得以,那些儒家官員也不可能冒險造反,更大的可能是也跟著切斷和儒家的關係。
畢竟造反的風險大,代價也大,中原之外那些官員想要造反,難度並不小,一個是要先擺平當地六扇門,六扇門屬於軍機處,和布政使司是兩個部門,職責上就是相互監督的。
擺平了六扇門後,還要擺平當地的京營駐軍,就算成了,也會迎來朝廷的平叛大軍,成功的機率可謂小之又小,最後還要承受族人家眷被朝廷清算的代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