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左布政使是從二品,再進一步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了,除非有大背景,要不然想要跨過這一步可不容易。

如今許峰賓的功績已經足夠,差的就是有人推他一把,以儒家的勢力倒是足夠了。

隨著儒家開始發力,整個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暗流湧動中。

………

乾清宮中,朱慈煌正低頭批閱著奏本。

“奴婢拜見皇爺!”

這時候,魏忠賢匆匆忙忙進來。

“何事?”

朱慈煌頭也不抬道。

“回皇爺,長沙那邊傳訊息回來了。”

魏忠賢躬身道。

“哦?”

聽到魏忠賢的話,朱慈煌終於抬起了頭,挑眉道:“什麼訊息?說來聽聽?”

“回皇爺,據奴婢的人傳來訊息,孔家、朱家、程家三家暗中成立了儒家閣老會,統合了儒家大部分派系,想要藉此對抗各學派的打壓。”

魏忠賢躬身道:“而且聽說他們似乎想要推動湖廣佈政使司左布政使許峰賓回京出任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

聞言,朱慈煌眉毛上揚,鄒元標離開大明世界後,左侍郎魏星繼任了尚書一職,不過魏星本就壽元將盡,頂替也只是暫時的。

如今兩年過去了,魏星幾次三番上辭呈,他一直沒允,前些天,魏星再次上疏請辭,他也無法繼續阻攔,沒想到竟然成了儒家崛起的機會。

“盯緊一點,若是儒家那些人有什麼大逆不道的舉動,全部鎖拿進京!”

沉吟片刻後,朱慈煌開口道,雖然知道了儒家的目的,但他也沒打算阻攔,這些年來,法家和墨家崛起的速度太快了,他也有心想要敲打一下。

他不偏向任何一個學派,雖說整個大明中,現在儒家的勢力最大,草原、中亞、歐洲、東瀛、朝鮮,東南亞等地的文官中,儒家佔了至少七成以上,但是在中原地區和朝堂上,儒家卻是處於弱勢的,只佔了不到三成。

偏偏這些年來,各學派都是專注於中原和朝堂,根本沒有向其他地方擴張的意思。

所以他也有心放寬對儒家的打壓,讓各學派的目光投向中原之外,否則時間長了,他怕中原之外會成為儒家的自留地。

自古以來,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尤其是偏遠地區,一旦長期不受控制,很容易滋生出地方藩鎮的。

尤其歐洲,哪怕有鐵路在,那邊也是偏遠地區,如果那邊的儒家官員看不到返回中原的希望,那指不定會出什麼亂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