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內閣的幾位大人在外面求見。”

陳洪匆匆走入書房。

“讓他們進來吧。”

正在批奏本的朱由校抬頭道。

“參見陛下。”

幾人進入書房後,先行了一禮。

“幾位愛卿來見朕有何事?”

朱由校淡然道,幾人的來意,他也猜到了幾分,之前給王安封爵的時候,他就猜到劉一璟幾人肯定會反對,畢竟給宦官封爵,本就是大忌,沒有足夠理由的話,估計天下人都會不服。

“陛下,這王安無功無勞,何以封爵?望陛下收回成命!”

聽到朱由校的話,劉一璟拱手道。

“望陛下收回成命!”

朱國祚幾個也紛紛拱手,哪怕是沈潅這個從不出頭的老油條也一樣。

此時沈潅心裡也懵的一比,雖然他是朱由校提拔的皇黨,在內閣裡基本上也都和朱由校站在同一陣線,可是給王安封爵這件事情,他卻不敢跟著朱由校亂來。

終大明一朝,有因功封爵的,有救駕封爵的,有因皇親國戚封爵的,可因種田封爵的,還真沒有,如果開了先例,以後這爵位可就亂了。

“諸位愛卿,這王大伴的功勞也不小吧,封個伯爵有何不可?”

朱由校皺眉,他還以為劉一璟等人會用王安太監的身份來說事,結果劉一璟幾人卻直接否認了王安的功勞,這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陛下,王公公培育了新的稻種,增產福民,若是為真,確實功大莫焉,可以此封爵,這實無前例,開了此例,以後爵位只怕會氾濫成災,屆時必危及大明根基啊。”

王在晉拱手道。

聞言,朱由校頓時明白了,劉一璟他們不是看不到王安的功績,而是不想以這種功績為王安封爵,改良稻種不比戰功和其他封爵,其他的封爵都有舊例可依,開新例,極有可能讓爵位氾濫。

而且幾人也不太相信王安培養出來的新稻種,一旦有了朝廷背書,這些新稻種肯定會很快普及開來,若是有什麼差池,那就是天大的禍事。

劉一璟幾人則是不想擔這個責任才來見他的。

“放心吧,朕心裡有數。”

朱由校擺手道:“王安的封賞,朕會發中旨的。”

“王安培育的稻種,會由各地皇莊先行試種,若是王安膽敢欺君,朕必誅其九族!”

聽到朱由校的話,幾人頓時無語,現在朱由校已經將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他們還能說什麼呢。

………

次日,早朝。

沒了邊患,朝堂上的主題再度回到了黨爭上,勳貴們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紛紛將炮口對準了文官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