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文舉,武舉(第2/2頁)
章節報錯
身為內閣首輔的劉一璟第一個站出來道。
對於劉一璟的態度,朱由校也不意外,在所有大明官員看來,朝鮮只是大明的附屬小國,國王的任免,只有大明有資格,其他人敢擅自更改,那就是謀逆。
“那就將李慶全趕回去吧。”
朱由校擺了擺手,反正在他看來,朝鮮再亂也就那樣,打得越慘,到時他收拾起來就越容易。
“臣遵旨!”
方兆林躬身道,對於他來說,肯在朝堂上說一句,已經對得起李慶全給他送的禮了,朱由校的決定就不關他的事了。
等到朝堂上的事務都差不多了,身為禮部尚書的鄒元標才站出來道:“啟奏陛下,眼下會試已過,尚有殿試需陛下欽點。”
會試本是在二三月開考的,按照正常情況,早就應該處理完了,不過因為朱由校出去親征,加上這一個多月來,朝堂上的政務積累太多,所以會試就拖延了下來。
聞言,朱由校只是輕嗯了一聲,沒有提殿試的事情,反而問道:“那這一屆武舉的考試情況如何了?”
這個世界的科舉不同與前世的考八股文,而是考文士修為,舉人至少需要達到文氣外顯的程度,除了考修為以外,還要考治國方略,畢竟朝廷也不可能讓一個只知道修煉的莽夫來當官。
聽到朱由校的問話,鄒元標有點尷尬地回道:“回陛下,因為陛下率軍親征奴兒干都司,這一屆武舉沒有陛下欽點考官,所以暫時還沒有舉行。”
“還沒有舉行?”
朱由校皺眉,當初在親征之前,內閣便已經提前遞上了科舉考官的名單,讓他欽點考官,當時他也疑惑過,為什麼只有科舉,而沒有武舉的考官,他本以為武舉的時間還沒到呢。
畢竟這是修行的世界,官員們的壽命都很長,從院試到會試,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時間,所以他上次停了江南三十年考試,才會讓江南計程車子差點發瘋。
畢竟想要參加院試,一般都要養十幾年的文氣,參加院試的時候都二十幾歲了,停辦三十年,等能夠參加的時候,都五十幾了,再考完十幾年科舉都七十了,同一輩的早就當官了,關係強的都快升上六品的中品級別了。
“算了,先舉行武舉考試吧,到時候殿試朕一起考驗吧。”
想了片刻後,朱由校擺了擺手道:“以後文舉和武舉一同舉行,不可疏忽!”
朱由校也沒有追究的打算,千百年來,重文輕武早已經深入人心,連天下百姓都以學文為榮,練武的多被人稱為武夫,連參加武舉的,也多是在學文一道沒有天賦的落意之人才會專心學武。
畢竟學武是要花大錢的,除了武功秘籍,還要各種藥材滋補,其中的花費,一般家庭可養不起一位專門的武者,反倒是文士之道更受百姓青睞,因為學文就是賭一把的事情,只需要咬咬牙花錢將兒子進學堂就行,剩下的全看天賦了。
當然,學文和學武也有區別,不說那些只練了幾下三腳貓功夫的,專職學武的,就算無法入品,也有一技傍身,有很多事情都能幹,學文就比較慘了,要是十年寒窗苦讀,還無法將文氣養到外顯,那連當個教書先生都夠嗆,大部分只能下地幹農活。
“內閣先擬一份武舉考官的名單上來吧。”
沉吟片刻後,朱由校開口道:“另外朕準備增加陣法、煉丹、煉器幾科,不知諸位愛卿覺得如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