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謙的一番話讓魏廣微、姚宗文和史繼偕三人陷入了沉思,因為這確實是縱橫家和名家這些學派的致命缺點。

法家能夠崛起,是因為法家思想和大明律繫結在了一起,也和刑部和提刑按察使司綁在了一起,所以法家能夠以大明律為晉身之路。

而墨家能夠得到崔景榮和袁可立旳支援,是因為對方統合了眾多工匠,目標則是工部,現在崔景榮和袁可立正謀劃著將墨家和工部繫結在一起,只是馮從吾那邊到現在都還沒有鬆口罷了,不過這並不是什麼阻礙,只要朱由校同意了就行。

本來名家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優勢的,因為名家又稱“訟者”“辯者”“察士”“刑名家”,自從有了律法,名家就是鑽研律法的行家,類似於現在的訟師,可現在大明律成了法家思想的主體,名家走這條路,還不如直接併入法家。

縱橫家則沒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因為是縱橫家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和現在的謀士幕僚差不多。

就這種情況,他們也不可能去請朱由校開一屆謀士科舉,更何況科舉取士出來後,他們也沒有什麼用武之地啊,總不能讓他們去支援別人謀反吧,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至於陰陽家的理念則是盡數融入道家,現在的道家已經成了道教,人家都幾千年不參政了,現在這個陰陽家的地位更尷尬。

其他農家、醫家、家、雜家更是從一開始就不怎麼參政,至於其他不知道從什麼犄角旮旯扒拉出來的學派就更不用說了,估計聽過他們名字的都沒幾個。

“要不讓他們先把自己的理念整理清楚,從朝廷的六部五寺中找到契合的角色再說?”

這時候,姚宗文突然說道。

姚宗文的一番話讓眾人眼前一亮,法家和墨家能夠修改自己的理念,那其他學派怎麼就不行了?

反正和法家一樣,立個主要思想,剩下的東西大可從儒家中借鑑啊,反正儒家發展了這麼多年,各方面的研究都已經很成熟,借鑑一下也沒什麼問題啊。

最關鍵的是他們還可以參與一二,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誰不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輩,縱使自己出書立說也足夠了,若是可以參與其中,他們在各學派中的聲望地位還能更上一層樓!

在顧秉謙四人的配合下,很快,各學派的新理念便新鮮出爐,一家家各學派書院拔地而起,大有和法家、墨家爭鳴的趨勢。

………

乾清宮,書房。

朱由校低頭批閱奏本,而魏忠賢和戴彥兩人則立於一旁。

“戴彥,儒家那些人有什麼動靜嗎?”

朱由校頭也不抬道,雖然他不打算動用皇權對付儒家,但也不會放鬆對於儒家的警惕,其他學派剛崛起,現在大部分官員都是儒家子弟。

雖說儒家不像白蓮教之類專門蠱惑人心的邪惡教派,但耐不住儒家的人夠多啊,一旦真遇上一些頭鐵的殉教之輩,那樂子就大了,而且這種人絕對不會太少。

“回陛下,孔家現在依舊閉府不出,顏家等人也都閉門謝客。”

聽到朱由校的問話,戴彥連忙躬身道:“朱家的人都在濟寧城中,有江南的大儒曾去尋找過朱季,不過朱季似乎沒有出頭的意思,到現在都還沒有出過濟寧城,程家那邊則是保持著以往低調的態度。”

“東廠繼續保持監視,不許懈怠!”

聽到戴彥的話,朱由校點了點頭:“另外,各布政使司和各府的監控也不可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