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藩王封地遷往奴兒干都司和宗室子弟們的爵位被削的聖旨傳向四方,天下瞬間出現了一些波瀾,不過在沒有藩王帶頭的情況下,區區幾個輔國將軍帶頭,被藩王們的世子帶人打了一頓後,紛紛老實了下來。

朝廷終究是朝廷,威懾力還是有的,尤其是朱由校坐鎮朝堂的時候,一些人想要動小心思還是要多考慮一下的,東廠、錦衣衛、西廠也不是吃素的,雖然朱由校沒有隨意興大獄的想法,但是幾把擦得鋥亮的刀子架在脖子上,想要鬧事先得考慮一下值不值得!

畢竟為了鬧一點小風波把一家老小送到菜市口挨一刀,實在不太划算。

“劉愛卿,戚金和沈有容兩位水師總兵的封賞,內閣商議得如何了?”

沈有容和戚金兩人的捷報早在半月前就送到京城了,不過對於封賞一事,軍機處和內閣的大佬們都擼起了袖子,文官們覺得封個流爵就差不多了,而勳貴則是說得封個世襲縣子,畢竟兩人的功勞不小。

可是文官們哪裡肯依,戚金和沈有容都是武將出身,天生和文官們不對付,文官們想要拉攏都兩人都沒門路,自然不會給兩人太多封賞,反正這裡攔一把,那裡攔一把,兩人以後想升職就會多上不少坎坷。

而勳貴一直想著崛起,自然是據理力爭,這一爭就是半個月,從小兵到大佬,紛紛擼起袖子開幹。

對於這種情況,朱由校也不在意,要是文武大臣們一條心,他還得擔心呢,不過爭也得有個度,在不干擾正事的情況下,就是擼起袖子打上幾場都行。

“回陛下,經內閣商議,戚金和沈有容兩位總兵可為縣子。”

劉一璟出列拱手道。

聽到劉一璟的話,朱由校知道,勳貴們又輸了,不過這也不奇怪,文官們的勢力比勳貴們強得多,在顧秉謙等人不出手的情況下,勳貴們自然不是文官的對手。

“縣子就縣子吧,另外賞兩人奴兒干都司土地百頃,靈石一千枚。”

朱由校擺了擺手道,雖然勳貴們輸了,但是不妨礙他自己花錢收買人心,不說奴兒干都司的百頃土地,單單千枚靈石對兩人而言,就不是一筆小錢。

得,白折騰了!

聞言,文官們都是心中膩味不已,他們當了半個月惡人,結果好人讓朱由校給當了。

只是他們不敢不爭,勳貴和文官之爭,爭的是權、是官位、是氣運,朝堂上的位置就這麼多,現在不爭,等勳貴們崛起了,他們屁股下的位子就不穩當了,至於朱由校的事情得靠後,和皇權相爭,也得穩住自己的地盤再說,連自己的地盤都快穩不住了,和皇帝爭個屁!

“諸位愛卿,這戚金和沈有容兩位總兵派人押送兩萬餘倭國俘虜至京,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文官們的心思,朱由校也懶得去猜,只要在他的掌控範圍內就行。

聽到朱由校問話,百官們也就從黨爭中回過神來了,現在的朝堂可不比東林黨掌權時,現在朱由校問正事的時候,誰要是再敢爭,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陛下,應先押送至太廟獻俘,讓太祖高皇帝和列位先皇高興高興,同時宣示武功,以震懾不臣。”

身為禮部尚書的鄒元標起身出列道。

“獻俘就算了,不是什麼大勝,區區一些倭奴,就別打擾太祖他們了,要不砍了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