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消各地衛所(第2/2頁)
章節報錯
乾清宮,書房。
“張愛卿,你覺得此次福王造反的聲勢如此之大,是何原因?”
朱由校看向張維賢,淡然道。
聽到朱由校的話,張維賢不禁一愣,不明白朱由校為什麼會突然這麼問。
“回陛下,臣認為福王造反之所以會聲勢如此之大,主要是因為河南巡撫邱兆麟,巡撫的權勢太過,邱兆麟背叛朝廷,給了河南眾多官員起了壞頭,才導致河南大半地方淪陷!”
沉默了片刻後,張維賢開口道,雖然他猜不透朱由校為什麼這麼問,但是不防礙他給文官們潑髒水。
他們勳貴要崛起,肯定要削弱文官們的勢力,尤其是各地巡撫,這些巡撫執掌一地的軍政大權,如果不能撤除巡撫一職,他們勳貴就算在京中如何奪權也沒用。
因為到了地方,他們就低了各地巡撫一頭,得在人家麾下聽令,這樣讓他們如何在地方上和文官爭權。
“張愛卿,雖然邱兆麟背叛朝廷,給各地官員起了一個壞頭,但是朕覺得主要原因不在這裡。”
朱由校搖了搖頭道:“若是福王手下沒有士卒,就算河南所有的官員都投靠了福王又如何,福王也不可能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席捲了大半個河南。”
“所以朕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福王手中的兵卒!”
對於張維賢給文官們潑髒水,他也心知肚明,不過他沒打算插手兩者之間的鬥爭,如今的勳貴們已經有了崛起的根基,這次平定福王之亂,也有不少勳貴立下功勞,獲得了封賞。
閹黨的官員也好,文官或者勳貴也罷,他作為裁判,要做的就是保持平衡,只要肯乖乖聽話,在沒有任何一方露出明顯弱勢的情況下,他都不準備插手。
“陛下的意思是…各地的衛所?”
張維賢也不傻,在朱由校開口後,他便第一時間想到了朱由校準備對各地衛所動手。
對於各地衛所,他也是知之甚深的,衛所制度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所立的,按照朱元璋制定的衛所制度,每家軍戶都會擁有自己的土地,這些軍戶每年收穫的糧食需要繳納一部分糧食成為軍糧,而且每家軍戶需要派出一個人成為衛所兵。
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個迴圈,不需要朝廷撥糧便可以輕鬆養起千萬大軍,一旦發生戰事,只需要調動當地的衛所兵便可輕易平定叛亂。
衛所制度的好處是不需要千里迢迢派遣大軍前往平亂,只需要派遣一員干將火速趕往當地,這樣既可省下海量的糧食,又不延誤軍情。
只不過朱元璋和朱棣兩位強勢皇帝一死,衛所制度便逐漸腐朽,衛所高層暗中侵吞軍戶的土地,衛所兵逐漸淪為軍官們的私人奴隸,早就不堪用了。
“張愛卿,各地衛所早已崩壞,逃逸的軍戶數不勝數,這些沒有了戶籍的軍戶只能落草為寇,為害鄉里,這次福王若非將河南當地衛所二十萬士卒吞併,又豈能短短時間內席捲河南。”
朱由校沉重道:“平時派不上用場,又成為叛軍之源,這顆毒瘤已經危及大明根基,該是剷除的時候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