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據他自己所知的,不僅僅江南那些家族這麼做。

連邱兆麟和張繁英也同樣如此,在決定投靠他之前,兩人便早已透過一些手段將自己最有修煉天賦的子嗣暗中弄出了京城,剩下的那些家眷只不過是兩人留在京城中的犧牲品。

畢竟暗中將三兩個有修行天賦的子嗣弄出京城並不難,但是想要在東廠和錦衣衛的眼皮底下將所有人都弄出京城,那無疑是痴人說夢。

而且兩人也同樣沒有將這些子嗣帶來河南,而是透過其它渠道送到了別的地方,顯然也是在為自己留後路。

還有孔胤栓和朱智一樣,在投靠他之前,對方也早已經各自一些親近的家眷安排離開了。

只是對於朱常洵來說,這些人留不留後路,他並不在意,只要他能夠拿下整個河南,這些人自然會加註,若是他能夠打到京城,別說江南那些家族了,連京城的勳貴都會有不少人投奔他。

就像當初他老祖宗朱棣靖難一樣,當朱棣打到京城的時候,投奔他的勳貴又何曾少了。

“崧兒,等邱兆麟和張繁英趕來後,你便回洛陽坐鎮吧。”

沉吟片刻後,朱常洵開口說道。

“兒臣遵旨!”

聽到朱常洵的話,朱由崧點頭道,清君側不是說帶著軍隊打到京城就行的,河南這個大本營也必須守好,要不然被人端了老巢,那就玩完了。

所以他和朱常洵必須有一人守在洛陽。

“王爺。”

這時候,朱智走了進來。

“朱先生,事情如何了?”

看到朱智進來,朱常洵連忙問道。

“回王爺,朱某不負重望,林丹汗已經答應出兵了,四十萬騎兵!。”

朱智也知道朱常洵在關心什麼,連忙說道。

“真的!”

聽到朱智的話,朱常洵頓時欣喜過望,說實在的,朱常洵對於自己能否成功,他一直都沒有什麼信心,京城離九邊重鎮太近了,只要朱由校狠心一點,從宣府和大同調個幾十萬邊軍進京,他絕對沒戲唱!

如今的大明軍隊就是比爛的存在,最爛的是各地衛所,基本上就是一群吃不飽的農民,除了經過一些訓練,能夠佈置軍陣外,連一般的百姓都不如。

然後就是京營了,因為在京師,那些衛所高層也不敢特別放肆,多多少少也剩了一點點戰力,最強的就是邊軍了,由於蒙古人經常越過邊界,南下劫掠,所以邊軍多少還有些戰力。

尤其是遼東的邊軍,最近些年來,和女真人打過不少次,勉強算是精銳。

現在他手下的基本上都是衛所兵,湊個人數,打打一些小縣城還行,可是想要拉去和邊軍打,那就是笑話了。

現在林丹汗肯出兵,那麼朱由校絕對不敢再抽調大同和宣府的邊軍,那麼他想要打下京師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不過朱常洵也知道,這樣一來,他肯定逃不了千古罵名,只是朱常洵更清楚若是造反失敗,他的下場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