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京城中的勳貴勢力確實被他們文官壓制得跟廢物似的。

但不代表著勳貴們真的就是廢物了,雖然勳貴們的權力確實沒多少了,不過勳貴們還是有底牌的。

親兵!

京城裡的世襲勳貴都有自己的親兵,雖說不多,哪怕英國公張維賢的親兵也只有不到千人,但是卻都是絕對的精銳,從九邊重鎮透過重重挑選出來的精銳,有不少都是入品的武者,而且精通軍陣!

京城中大小勳貴足足數百,哪怕只有一部分世襲公侯能擁有親兵,但是這些勳貴已經足以湊齊一支兩萬人左右的精銳之師,加上英國公張維賢這個二品巔峰強者,足夠血洗一遍文官了。

平時勳貴絕對沒有這個膽量,因為皇帝也不可能允許出現這種事情,一旦勳貴敢這麼做,那就是同歸於盡,文官們死了,勳貴們也得陪葬!

可是文官們敢弒君,勳貴們就敢血洗文官,因為這是勳貴們的根基,世襲勳貴與國同休,弒君就是在掘勳貴們的根基。

正德皇帝死得不明不白,那是嘉靖皇帝將事情壓了下來,而泰昌皇帝死得不明不白,是因為事情不但牽扯到萬曆皇帝的后妃,連萬曆皇帝都似乎牽扯其中,勳貴們連發飈的機會都沒有,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話,恐怕到時候勳貴們未必忍得住!

所以做事都得有個度,太過肆無忌憚的話,終究會有反噬的一天。

“諸位愛卿,此事曹大伴也已經稟報過朕了,現在朕也很為難啊。”

朱由校佯裝為難地說道:“曹大伴說董潤安派人刺殺他,被他人贓並獲,曹大伴上門捉拿的時候,董潤安又抗拒執法,最後才死在曹大伴手中。”

“諸位愛卿說,董潤安刺殺欽差在先,朕又豈能是非不分地處罰曹大伴,如此一來,朕豈不是昏君?”

劉一璟等人聽到朱由校的話,也是個個眉頭緊皺,因為朱由校也說了,是董潤安犯錯在先,如果他是非不分的處罰了曹毅,那他就是昏君了。

這讓他們怎麼說?

難不成讓他們跟朱由校說,昏不昏君的沒關係,只殺了曹毅就行。

可這樣一來就扯淡了!

他們一向以明君的規矩來束縛皇帝的,可輪到他們的時候,就立馬改口,那皇帝會怎麼看他們?

就在眾人一愁莫展的時候,沈潅突然開口說道:“陛下,董大人是否刺殺了曹毅,此事尚未查明,又豈能憑曹毅的片面之詞便定董大人的罪,況且按大明律,大案要案,須經三法司共同會審,最終由陛下親自裁決,哪怕曹毅持尚方寶劍,亦需依法而行。”

“更何況曹毅未經陛下同意,便擅自殺害朝廷重臣,按大明律,哪怕曹毅是欽差,亦無權殺害朝廷重臣,請陛下治曹毅逾矩之罪!”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沈潅居然會這麼說,一時間都有點轉不過彎來。

不過到底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眾人很快便理解了沈潅的目的,拉皇帝下水,只要朱由校想繼續保持中立,那就必須給個說法。

至於能不能扳倒曹毅,那就各憑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