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兄,這閹賊修為高深,還是陛下派下來的欽差,有大義在身,南京城裡的名士大儒又有什麼辦法呢?”

等到胡源火氣稍減,秦冠華才苦笑著說道:“之前泰州的田明謙辱罵了曹毅兩句,便被冠上了欺君之罪,滿門抄斬,這讓陳兄他們怎麼辦?”

“難不成要冒著抄家滅門的危險去殺曹毅,為天下讀書之人出氣嗎?”

秦冠華有一句話沒說,既然你胡源如此大義凜然,不如你去吧!

“他一個閹人有什麼資格自稱欽差?”

聽到秦冠華的話,胡源憤憤不平地說道。

不過說歸說,胡源也很清楚,曹毅作為東廠督主,又是奉皇命巡查江南,自稱一句欽差並不為過。

只要曹毅身上的欽差身份還在,在江南就沒有人敢正面對曹毅如何。

哪怕煽動百姓襲殺稅監那一套都不能用到曹毅身上,因為欽差代表著皇帝,襲殺欽差就是襲殺皇帝,一旦曹毅出事,那麼就不是死一個稅監那麼簡單了,說不定整個江南都會被皇帝掀翻了。

“胡兄,現在陳兄他們已經修書前往京城,不過僅僅陳兄等人恐怕不能扳倒曹毅,我等也要出幾分力才行。”

沉吟片刻後,秦冠華開口說道,現在想要對曹毅動手,只有兩種方法,一個是上書朝廷,由皇帝下聖旨,剝奪曹毅欽差的身份,押回京城受審,另一個就是暗殺了。

第一個方法雖耗時不短,但是風險低,最關鍵的就是皇帝的態度,第二個方法則見效快,雖然曹毅修為高深,但是想暗殺並非不可能,唯一的後果就是皇帝震怒,江南恐怕不會安寧,乃是下策,沒必要的話,沒人會選擇第二個方法。

“老夫與李尚書有師生之宜,可以修書一封,讓李尚書為我等文人士子申冤。”

聽到秦冠華的話,胡源也知道秦冠華的意思,於是開口說道。

“老夫與朱閣老有同窗之宜,可以修書一封,請朱閣老為我等士子鳴冤。”

鍾霽開口說道,作為東林書院的講學大儒,在場眾人都是桃李滿天下之輩,加上年輕遊學之時,亦有無數同窗好友,可以說,單單在場眾人的人脈關係便鋪了大半個朝堂。

“我與馮尚書也有姻親關係,可以修書給馮尚書。”

楊益安沉吟片刻後,開口說道,雖然他不想和曹毅對上,但是屁股決定腦袋,不是他不想就可以置身事外的。

有了決定後,眾人紛紛離去,各自修書,然後透過快船經由京杭大運河,直抵京師。

………

這一邊一封封書信,一道道奏本如同雪花般飛進了京城。

另一邊,南京城外,萬餘白虎軍壁壘森嚴,一派莊嚴肅穆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