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已經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反正就算幾萬年後秦悅依然是星海的底層,對星海的底細完全不知。

但總歸知道,這個時間是百億年為單位的!

在這不知道有幾百億年的時間裡,有無數的文明誕生,無數的文明進入過星海,又因為爭霸失敗,從星海退出,或者乾脆泯滅在宇宙中。

每個文明,都不會甘心自己就這麼消失在宇宙的記憶中,他們總會想著給後人,或者後來的文明留下來點什麼,以證明自己存在過。

哪怕是自己文明的文字,故事,或者悲慘遭遇被後來的文明放在了圖書館裡,至少也證明了這個世界,我曾經來過。

這就是遺蹟的由來了。

遺蹟的本來用途,就是那些將要消亡,或者預感到自己消亡命運的文明,留下來的關於自己的記憶。

不過後來就被玩壞了,變成強者收徒,強大的文明找弱小文明逗樂子,做實驗,或者滿足自己變態心理的一個地方。

到了現在,進遺蹟簡直就像是開盲盒,你完全不知道里面是大獎,還是危險。

遺蹟的通用形狀就是金字塔,這種結構最為穩定,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深受各大文明的喜愛,它的本名也不叫金字塔,按照宇宙通用語的叫法,叫文明之墓。

嗯,的確是個墓。

很顯然,地球上的金字塔並不是個巧合,後世有學者認為,要麼是有外星人影響了古代地球人,要麼是古時地球曾經有人進入過星海,但後來因為戰敗,又出來了。

至於真相是什麼,秦悅也不知道。

他前半生就是個社會底層,後半生忙著逃亡求生,哪有空研究這些。

倒是這輩子,或許可以研究研究。

畢竟男人嘛,天生對歷史,解密感興趣。

“先放著吧!”秦悅就這麼一艘船,想打通圓周遺蹟還不是很穩,再說外面的人想進入天琴星雲,還得一段時間呢,又沒人跟他搶,急什麼。

將帝俊號停在基地正中心,秦悅開始匯出圖紙。

挖掘機,拖拉機,機器人。

用船艙中僅存的材料,各建造了一臺,然後就外派出去,開始修路,探查周邊,挖礦。

秦悅本人則帶著帝俊號,繼續去找礦,挖礦。

之前曾經說過,礦產最多的地方就是行星上,其次才是小行星帶。

能擁有一顆行星,是他前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現在,這顆行星已經是他的了!

找礦不麻煩,秦悅放的偵察機不是白偵查的,很快就確定了幾個露天礦點。

鐵礦,銅礦,錳礦,稀土礦,煤礦,還有石油。

探礦,挖礦,回來繼續建造機器人,派出去繼續挖礦,修路。

這套運營手法,就是星海遊戲中的基礎運營手法,模擬星海的遊戲,不是鬧著玩的!

就像天朝會把怎麼發動群眾,怎麼喊口號,怎麼制定革命綱領,怎麼手搓火藥肥皂全部寫在教科書中一樣,怎麼識別礦產,怎麼製作基礎的工程裝置,在一個荒蕪的星球上怎麼開啟局面,這些東西國家也早明明白白的放在了遊戲中。

從理論上講,一個成績合格的天朝高中生,發一臺礦機,到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可以揭竿而,啊呸,是到任何一個荒蕪的星球上,都可以從無到有的建設出一個基地來。

當然,這個基地可能沒什麼技術含量,但保證自己吃喝無憂,沒有生存壓力還是沒問題的。

4個小時後,秦悅不用自己去挖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