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房長安被沈墨親懵了(下)(第1/6頁)
章節報錯
因為都是火車,從雲龍到杭州有約七百公里,火車大概要十個小時左右,房長安與四個女孩商量之後,最終選擇了一列從京城始發的火車,晚上八點半發車,明天早上七點四十到站,硬臥下鋪票價一百九十五。
距離火車實名制尚有五年,因此房長安不需要其他人的身份證,直接在鎮上買了五張火車票,兩張下鋪,兩張中鋪,一張上鋪。
在村子路口把王珂撿起來的時候,她爸媽和弟弟都在旁邊,大巴車緩緩減速,一家人都到了大巴車旁,王珂穿著一件胸前印著翹著腳的米老鼠圖案的寬鬆白色t恤,下身搭一件黑色五分褲,揹著整體風格清新的拼色書包,長髮依舊束成馬尾,披在書包上。
她如今身高已有一米七,身段高挑婀娜,襯著這身靚麗新潮的打扮,很引人矚目,車上不少只是習慣往外一瞥的人許多都會在收回目光後又偷偷打量。
房長安就坦蕩多了,見珂爸拎著行李箱送去後備箱,她也跟了過去,於是乾脆下了車,到後備箱前打了個招呼:“叔叔好,阿姨好,小……小琦你也好。”
王琦聽他這樣稱呼自己,扁了扁嘴沒說話,王珂爸媽則都很熱情地應道:“誒,誒,你也好……出門在外,以後有什麼事情你們要互相照顧。”
“您不叮囑我也會的,您就放心好了。”
房長安自然立即連聲答應,幫珂爸放好了行李箱,領著王珂走到大巴前門,準備上車,珂媽又叮囑道:“包裡帶的煎餅記得吃啊,用熱水泡一下,或者泡泡麵的時候吃,天熱,別放壞了。”
房長安笑道:“我們是晚上的車,睡一覺,明天早上就到了,晚上我們在車站旁邊吃,到時候可以讓人幫忙熱一下,您就放心好了。”
珂爸道:“誒,行,行,有你在我們就放心了。”
去年開學報道,珂爸珂媽就對房長安一家印象不錯,之後透過拆遷房的事情進一步加深了了解,兩套房子送到手裡,印象想不更好都難。
一塊弄拆遷各自手續的時候,三家來往不少,夫妻兩人都聽說了不少房長安的“神奇”的事蹟,這會兒再見了面,幾句對答,更覺得這孩子成熟穩重、踏實可靠,一看就是可以長久過日子的人。
說話的時候,夫妻倆看看乖乖巧巧一言不發的閨女,再看看殷勤周到的房長安,互相打量一眼,盡在不言中。
“你們回去吧,我走了啊,到地方會給你們打電話的。”
王珂跟著房長安到了車上,望著路邊的爸媽,表情還是有點不捨,輕輕揮了揮手,隨著大巴車啟動,邊跟著房長安往座位上面走,邊還往窗戶外面看,房長安也跟著揮揮手,隨後一塊到座位上坐下來,車窗外也看不到了珂爸珂媽與小舅子的身影。
王珂從窗外收回目光,轉頭看著房長安把她的書包放在上面行李架上之後坐下來,表情依依不捨的臉上慢慢煥發出來了歡喜的笑容,眼眸靈動,握著小拳頭在空中晃了晃,還“嘻”地一聲,簡直有點像是摘了緊箍咒的孫大聖。
房長安前一秒見她依依不捨還準備要安慰著哄幾句,沒想到她轉眼就開心的跟什麼似的,看得有點發呆,主要是她晃小拳頭的時候胸前t恤上印著的米老鼠的腦袋也跟著晃。
小姑娘全未注意到,見他發呆,還以為他在驚奇自己忽然這麼開心呢,嘟著嘴巴瞪了他一眼,然後還是忍不住又“嘿嘿嘿”地笑了好幾聲,一隻小拳頭在他手臂上輕輕捶了兩下,小聲而興奮地道:“好開心啊!我終於要出去打工啦,啊啊啊……”
她用兩隻小拳頭輪流在房長安手臂上捶了幾下,表達著自己的興奮激動之情,然後又問:“墨墨她們出發了嗎?”
“我來的時候還沒有,你要不給她打個電話問一下?”
房長安熟練地將她小手抓住,兩手握著輕輕揉捏撫摸,王珂臉蛋有點發紅,但想想他好幾天沒摸過了,也就沒忍心抽出來,任他握著,用另一隻手掏出手機,撥通了沈墨的電話。
“應該還沒出發,我們到市區還得一個多小時,然後再去車站,她們直接到車站應該也就三四十分鐘……”
進入高中以來,兩人在車上偷偷牽手已是常事,不過牽著手跟沈墨打電話,感覺還是有點異樣,等待接通的時候,房長安明顯感覺到她身子有點僵硬,於是笑著說著話分散她的注意力。
王珂輕輕點點頭,手仍被他握著,聽著手機裡面“嘟——嘟——”的等待音,還是莫名地覺得心虛,忽然想起來去年,軍訓剛結束不久,沈墨跑到房長安教室外面喊了一聲“長安哥哥”,回到教室之後就很心虛……
“喂?”
沈墨嫩嫩軟軟的嗓音打破了她的思緒,趕緊剛剛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聽著沈墨問:“珂珂你上車了嗎?”
“嗯,我剛上車,你們呢?”
“我還在家呢,房長安不是說等你們快到市區了我們再出發嗎?”
王珂輕輕“嗯”一聲,“那你在家裡幹嘛呀?”
“陪愛國和國慶呀,我馬上就兩個月見不到它們了,它們肯定會很想我的。”
沈墨的嗓音聽起來有點不捨,隨即手機裡面傳來舒眉不甚清晰的話語:“連爸媽都沒不捨得,不捨得兩隻貓……”
“你們不一樣嘛,你們到處亂跑,肯定會去看我的……”
沈墨有點撒嬌的跟媽媽說話,然後又對王珂道:“你穿的什麼衣服呀?我正在想穿什麼呢。”
“我穿了一件短袖,一條五分褲……外面有點熱,不用穿太多。”
“那你帶外套了嗎?房長安說火車上晚上會冷。”
“帶了,不過我們不是有被子嘛……我還是第一次坐臥鋪呢,被子厚嗎?”
“不知道,我也第一次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