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是每平米每天,比如四塊,租兩百平,就是每天八百塊,一個月兩萬四。”

“這麼貴?”

王珂睜大眼睛,看樣子有點被嚇到了,小聲咕噥道:“那還不如買下來呢。”

“買的話更貴,而且以後肯定要擴招,還得要換地方呢。”

房長安提前做了瞭解,對這種情況有心理準備,這裡是京城啊!不過現在也有一些比較方便的地方,比如買房子、買車都是不限購的。

如今的京城堵車還沒有那麼嚴重,又還沒到高峰堵車的時候,起初路況尚可,不過快到地方的時候,還是堵住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下塔的酒店。

唐兆宇這幾天也住在酒店裡面,老唐還算厚道,沒有因為房長安許諾報銷就找大酒店,是個快捷酒店,每晚不到兩百塊。

他已經提前預定了房間,房長安、王珂以及劉豐到地方做了登記,先把行李拿上去,然後到旁邊的早餐店吃飯,包子油條白粥,吃完之後再挨個去看辦公室。

先去看的最便宜,報價三塊,有兩處備選,樓層都比較低,房長安沒大看中,又去看四塊的那家,都是一百五十平左右,一個十一樓,一個八樓,桌椅齊備。

房長安看著環境都不錯,又問王珂:“你覺得怎麼樣?”

王珂第一次參與這種事情,又新奇又緊張,一直不怎麼說話,像是被嚇一跳,然後才小聲道:“挺好的啊。”

房長安笑了笑道:“那就這間吧。”

“啊?”

王珂沒想到他這樣的聽話和草率,又被嚇一跳,忙道:“不要呀,我又不懂,你問問他們。”

這間辦公室不到兩百平,接待人員介紹說是一百八十平,可用面積肯定不到,但已經頗為寬敞,是已經分隔開的,隔為四間,兩大三小,兩個大間是半隔,三小又分兩小一大,兩間個人辦公室,一間會議室。

二十個人的團隊肯定夠用了。

“我也不懂啊,主要這都是唐叔挑選過的,選哪個其實差距沒那麼大,而且以後肯定還要換的。”

唐兆宇就在旁邊,聽到這句話微微笑了笑,沒說什麼。

房長安又向接待人員詢問了一下,確認了合同期限之內,也可以在對方承包的寫字樓裡面更換場地,對方隨後邀請他們往她們的辦公室去坐坐,可以在那邊商量。

房長安婉拒,出了寫字樓,又往工商局去,領取核准申請表,公司的註冊名稱是“古詩詞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金一千萬,分三年繳納。

如今國內還沒實行認繳制,註冊公司是要實繳的,也就是註冊資金一千萬就得拿出一千萬,不過可以分期,一般是三年之內繳清。

房長安如今拿得出一千萬,去年末買股票的時候,那一千萬裡面有三百萬左右是借來的,如今漲了一些,還清貸款後剩下一千萬是有的,不過現在賣掉太虧了。

為了這次創業,房長安原本準備把註冊資金降低,先賣部分股票,不過後來沈誠言贊助了兩百萬,沈誠立也贊助了兩百萬,他只賣掉了一半騰訊的股票。

去年末買的時候,騰訊股票每股8塊港幣,前段時間已經漲到了18塊左右,回報率超過兩倍,賣掉一半也收回了超過兩百萬人民幣。

他還了部分貸款,連著兩位沈叔叔贊助的四百萬,湊了五百萬,算是啟動資金,後續用錢的時候隨用隨拿。

一年後小米創業,也就一千萬的資金,他提前了一年時間,還有更多資金作為儲備,準備時間、資金上都有優勢,不過小米創業團隊裡面一大票都是大佬,以及雷布斯多年積累的人脈資源,這都遠不是他現在一個毛頭小子能比擬的。

之所以要把註冊資金定為一千萬,也是為了增加信用度,方便之後招人。

房長安自認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有誠意的,因為是真金白銀的給工資,而不是許股份。

後世小米成功之後,雷某講述創業故事的時候,說創業之初,最多的時間和精力都在招人找人上,很多人經過接觸之後,談不攏,不是他要找的人。

說這些話的時候,小米風頭正盛,一時無兩,不論雷某本人說這些到底是什麼用意,在旁人眼中,當初拒絕了小米的人都被視為傻瓜、沒眼光的失敗者,錯過了他們人生中可能是唯一的一飛沖天的好機會。

然而,如果拋開事後諸葛亮的結果論,試著去掉成功者濾鏡去思考一下,當時的真實場景是怎樣的?

三個字:畫大餅!

一個更通俗的說話,是“價效比”,這似乎是一個始終貫穿了小米公司的標籤,產品是價效比,招員工始終也是價效比。

參與了小米創業團隊的人,自然是有眼光的,但回到創業這件事情本身,本身是極具風險的。

能被雷某找到的人,大多都已經“功成名就”,要麼身居高位,要麼一技之長,這個時候你空口白話的要別人加入創業團隊,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乾活,有人願意嘗試,自然也有人不想冒險。

小米成功了,拒絕的人就成了“傻瓜”。

而如果把小米換成另一個名字,拒絕的人就成了“慧眼”“明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