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老熊嶺義莊(第2/2頁)
章節報錯
古夷人多居巖洞之中,所以也稱洞民,按部族區分,共計七十二洞,老熊嶺裡有處名為瓶山的奇峰,形如天瓶墜地,看似神力,不像人工。
那山上更有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草,天然巖洞眾多,裡面洞壑縱橫,深不可測。
湘西又盛產硃砂、鉛鞏,是煉丹必不可少的原料,所以從秦漢而來,各朝皇帝就不斷派遣術士,來瓶山煉造不死仙丹,並在洞中建造道觀殿宇,涉名山,採嘉石,將各方珍物填充其中,以向仙人求藥,儼然是當做了道家洞府中的一處仙境。
經過不知多少朝多少代的經營,瓶山已成洞天福地,勝過人間,不過那不死仙丹卻並未煉成。
直到元滅南宋,元人殘暴,山中有洞民不堪忍受暴政,聚眾造反,番兵番將在老熊嶺大舉剿滅洞民,殺戮慘烈異常,各洞的洞民幾乎被屠殺滅絕,而元軍也由於不適應山裡溼熱的環境,軍中瘟疫蔓延,折損甚重,統兵的大將都死在了這裡。
元人為了鎮住洞民,使他們永不造反,就將那洞天福地般的瓶山改造成墓穴,埋葬陣亡將士,山洞道觀裡的珍異之物,皆充做陪葬的明器,又將殘存的洞民屠殺殉葬,用銅汁鐵水和巨石封山,墓中深埋大藏,不封不樹,讓後人永遠也無法找到墓道和地宮。
這些傳說,在老熊嶺的山民之中,口耳相傳了幾百年,都知道瓶山裡有個巨大的古墓,但也僅限於此,再詳細的內容就沒人知道了,畢竟當年各洞的洞民幾乎都被斬盡殺絕。
陳玉樓對此早有風聞,如今深入當地加以打探,進一步確認了瓶山古墓的傳說不是空穴來風,又套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內情。
收穫滿滿。
日已偏西,因為兵荒馬亂,洞民苗寨向來不留人過夜。
想著要在荒山野嶺裡住一晚,羅老歪差點拔槍威逼這些刁民了。
好在陳玉樓壓下,套問出老熊嶺深處有處停屍的攢館義莊,可以對付一晚,壓住暴跳如雷的羅老歪,不緩不慢地出寨而去。
攢館是義莊的別名,簡單點解釋就是“死人的旅館”。
這附近的數個寨子中有許多漢人,他們不是躲避兵役,就是逃租欠稅跑過來的,也有少部分是往返於個寨之間做生意的人。
由於夷漢葬俗不同,這些人一旦死在山區,等於是客死異鄉,這種遭遇在舊觀念中是很忌諱的,都希望能把屍骨埋回到故鄉。
但山路崎嶇遙遠,想把屍體運出山去是異常困難,不管是背屍的還是趕屍的,都是至少半年才有一次。
比如四目道長,就專門是做這個生意的。
指不定這瓶山苗寨也來過。
而在趕屍人到來之前,還沒有運出山去的死屍便都集中存放在“義莊”裡,謂之“攢基”,由各個寨子湊錢僱人專職看守,類似的地方在湘西山區十分多見。
六人不慌不忙到了老熊嶺義莊,天色已經黯淡了下來。
魏平心中不免有些小期待,三個月沒開張了,今日不收容一個禁忌,晚上都睡不著。
他可是明確知道,就在這義莊裡,有隻能施展“圓光術”的果子狸,那玩意兒大概能稱之為“妖”了吧!
‘究竟是封印還是獻祭呢?’
魏平摸著左手的魂戒,走進了陰森森的義莊。